学术报告厅

Detection of GMO in soybean and maize with PCR method
 
毛德倩 杨晓光 牟维鹏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
  摘要:本文描述了采用PCR(聚合酶链式反映) 方法来检测转基因玉米和大豆中GMO(遗传修饰物质)的方法。检测的步骤包括:(1)玉米和大豆基因组DNA的提取;(2)对转入的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利用PCR方法进行扩增;(3)对玉米和大豆的特异性基因进行PCR扩增,以确定确实是玉米和大豆;(4)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及酶切方法对PCR产物进行描述与确认。
  关键词: PCR, Bt-176玉米, Round-up Ready 大豆(RR大豆),基因修饰物质(GMO)
  
  前言: 自FLAVR SAVR西红柿在美国进入市场后,现在已经有许多的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进入市场,同时,其安全性问题也越来越引起消费者的重视。在一项调查中,大约有50%的被访人员表示不会食用转基因食品,而只有2%的被访人员表示会无条件的食用。利用标签对转基因食品进行说明是一个解决消费者忧虑的方法,当有135个国家在2000年1月对此已达成协议。如欧盟规定,食品中GMO的含量如果超过1%,就必须在标签上做出标示。,必须对食品中的GMO进行检测。
  现在,对食品中的GMO的检测大都采用PCR方法。由于大多的转基因食品的基因都含有CaMV35s启动子和/或NOS终止子,因此,在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GMO时,可直接检测CaMV35s 启动子或NOS终止子的存在与否,如果存在, 即可说明其中存在GMO。

1、材用和方法
  1.1样品:Bt-176玉米 0%, 0.1%, 0.5% 2%
  Round-up Ready大豆 0%, 0.1%, 1% 2%

  1.1.1 样品处理:DNA的提取:利用CTAB方法进行DNA的提取,用Promega公司的DNA纯化试剂盒对提取出的DNA进行纯化,最后得到50μl的DNA溶液, 保存于-20℃。
  1.1.2 PCR扩增:
  引物
  35S-1: 5’ –GCT CCT ACA AAT GCC ATC A-3’
  35S-2: 5’ –GAT AGT GGG ATT GTG CGT CA-3’
  NOS-1: 5’ –GAA TCC TGT TGC CGG TCT TG-3’
  NOS-4: 5’ –GAT TGA ATC CTG TTG CCG GT-3’
  NOS-5: 5’ –GTA ACA TAG ATG ACA CCG CG-3’
  NOS-6: 5’ –CCC ATC TCA TAA ATA ACG TC-3’
  IVR-1: 5’ –CCG CTG TAT CAC AAG GGC TGG TAC C-3’
  IVR-2: 5’ –GAT CGT CAT GCT CTA CAC GGG CTC C-3’
  LEC-1: 5’ –TGC CGA AGC AAC CAA ACA TGA TCC T-3’
  LEC-2: 5’ –TGA TGG ATC TGA TAG AAT TGA CGT T-3’

(1) 对35s进行扩增:
  首先配制反应液,每个反应管45μl反应液,再加入5μl的DNA溶液: PCR扩增条件:预热,98℃,2分;降解,95℃,30秒;退火,54℃,40秒;延伸,72℃,40秒;40个循环,最后延伸,72℃,3分;保存,4℃,15分。
  PCR结束后,离心数秒,各取10μl的PCR产物,加入2μl的显色剂,混匀,利用琼脂糖疑胶(2%w/v)电泳进行检测,电泳结果利用紫外成相仪进行观察。
  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对35s启动子进行酶切,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检测,对电泳结果利用紫外成相仪进行观察。
(2) 利用雀巢PCR法对NOS终止子进行扩增:
  配制第一次PCR的反应液,与CaMV35s的反应液的配制方法相同,只是将引物更换为NOS-4和NOS-5。进行PCR扩增。 配制第二次PCR的反应液,每一管48μl,加入2μl的第一次PCR扩增产物: PCR结束后,离心数秒,各取10μl产物与2μl的显色剂混匀,利用琼脂糖凝胶(2% w/v)电泳进行检测,电泳结果利用紫外成相仪进行观察。
(3) 玉米和大豆特异性检测:
  我们所用的基因为IVR基因,是玉米的特异性基因,反应液的配制:与CaMV35s的反应液配制方法节相同,所加引物为IVR-1和IVR-2,最后加入5.0μl的玉米DNA。
  PCR结束后,离心数秒。各取10μl,加入2μl的显色剂,混匀,之厅凝胶电泳。
  大豆特异性基因为LEC基因,大豆PCR反应液的配制和CaMV35s的反应液配制方法相同,所用引物为LEC-1和LEC-2,最后加入5.0ul的大豆DNA,
  PCR结束后,离心数秒,各取10μl,加入2μl的显色剂,混匀,进行凝胶电泳。

2、结果与讨论
   PCR是整个程序中的一个必要的部分,PCR方法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已常规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并且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食品分析。但每一种检测转基因食品的方法都需要考虑一些特殊的情况,如从食品中提取DNA的效率,可能存在的PCR抑制剂,DNA的降解,可能存在的RNA,以及选择合适的靶序列的引物来保证扩增的成功等。
2.1DNA的提取
  DNA的提取是此检测方法中的关键的一步,其效率高低直接决定着后面PCR的成功与否。这种方法已经应用于Bt-176玉米的检测,本方法与它的方法有许多不同之处。在玉米和大豆中存在的大量淀粉及其他形式的多糖,有可能是DNA聚合酶的抑制剂。DNA提取出来以后,采用Promega公司的植物基因组DNA纯化试剂盒进行纯化。
2.2 PCR扩增
  Bt-176玉米和RR大豆中的CaMV35s启动子来自于花椰菜病毒,NOS终止子来自于土壤中菌属的胭脂氨酸合酶基因,许多转基因作物都采用CaMV35s启动子来促进转入基因片段的表达,而采用 NOS终止子来结束转入基因的转录。本研究所采用的Bt-176玉米以及RR大豆都含有CaMV35s启动子,而RR大豆还含有NOS终止子,Bt-176玉米不含有NOS终止子。 CaMV35s启动子是一段长195bp的碱基序列,如图l和图2所示,经过PCR扩增以后,在凝胶电泳检测中,其条带位置在200bp左右。图1中2,3,4泳道中RR大豆的含量分别0.1%,1%和2%,条带亮度依次增强;图2中2,3,4泳道中Bt-176玉米的含量分别为0.1%,0.5%,2%,条带亮度依次增强。但两图中0泳道中也都出现了相同的条带,这是CaMV35s启动子扩增时出现的非特异性条带,因此,35s 最终确定需要利用限制性内切酶来进行酶切。 NOS终止子经过雀巢PCR扩增以后,为一段104bp的序列,如图5,其条带在100bp左右。由于NOS终止子采用了雀巢PCR扩增的方法,其特异性很高,因此,可直接判断此条带即为NOS终止子的条带。与CaMV35s启动子一样,2,3,4泳道中条带的亮度也依次增强,而泳道 5 是一未知 RR大豆准确含量的样品。
  IVR基因是玉米的特异性基因,是判断所测样品是否是玉米的特异性基因片段,其长度为225bp,如图6,泳道l,2,3,4为玉米,其长度大约在200bp左右;LEC基因是大豆的特异性基因,是判断所测样品是否是大豆的特异性基因片段,其长度为414bp,在图6中,泳道5,6,7,8是大豆条带,大约在400 bp左右。
2.3 限制性内切酶:
  由于CaMV35s启动子在进行PCR时会出现非特异性条带,因此,需要利用限制性内切酶进行切割,以确定确实为CaMV35s启动子。限制性内切酶Xmnl的切位点是5’-GAANN▲NNTTC-3’,利用Xmnl可以将CaMV35s启动子切割成两条带,80bp和115bp。
  对食品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进行检测基于以下步骤:(l)食品基因组 DNA 的提取;(2)对插入的CaMV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进行PCR扩增;(3)对食品的特异性基因进何扩增以确定含有何种成分;(4)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对PCR产物进行确认与描述。
  上面所描述的方法可以作为检测RR大豆和Bt-176玉米的一种方法。在这种方法中,DNA的提取很关键,由于玉米的淀粉含量比较高,提取的DNA的效率较低,因此,PCR产物的量不如大豆的多,电泳图谱的条带的亮度比大豆的低。我们以后的工作将集中于:(1)对玉米的提取方法进一步进行优化,并探索其它形式食品的DNA的提取方法;(2)对转入的目的基因,即靶基因进行PCR检测;(3)对GMO(基因修饰物质)进行定量。

参考文献:

  1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l994) Fed Reg 59 : 26700-267ll
  2 Heiko Steffens. German Association of Consun1ers- Berlin. Germany,Joint Conference on geneticallymodified organism in the food chain. Munich. l7-l8 May 2000. l9-2l
  3 Offic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2000)26: l3-14
  4 T.Borchers 等Journal of AOAC.International Vol82.No.4 1999 923-928
  5 Christins Hupfer, helmut Hotzel (l997) Z Lebensm Unters Forsch A(l997) 205:442-445
  6 Christine Hupfer ,Johann Mayer(l999) Eur Food Res Technol (l999) 209:30l-304
  7 Newton CR. Graham A (l994)PCR. BIOS Scientific Oxford
  8 Maass M, Dalhoff K (l994) J Clin Microbiol 32:26l6-26l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