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寄语

第 17 届国际营养学术会议于 2001 年 8 月 26 ~ 31 日在维也纳市奥地利中心召开。会议由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主办,奥地利营养学会承办,奥地利营养学会理事长 Elmadfa 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正式登记的参会人员有 3100 余名。会议除了得到奥地利政府部门及学术机构的大力帮助外,还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的支持。

  大会的学术活动可谓丰富多彩。会议邀请了国际知名专家作大会报告 7 场,选题主要是营养学研究和应用领域中一些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报告的题目如下:
   l 、 21 世纪的 IUNS ——继续推进 20 世纪营养学的成就
   2 、第 3 千年的营养科学瞻望
   3 、未来营养学研究中动物实验
   4 、分子生物学由理论到实践
   5 、第 3 千年的营养学:过渡中的国家
   6 、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促进:营养科学的挑战和机遇
   7 、疯牛病( BSE ):食物和饲料链的重要性
  除大会报告外还组织了 7 场专题报告,主要是针对一些比较具体的焦点问题或特殊项目进行讨论。它们是:
   1 、非政府机构在促进营养和公共卫生方面的作用
   2 、维生素 C ——由大众膳食补充剂到特效药
   3 、 Mccollum 国际营养学讲师
   4 、 21 世纪的营养挑战
   5 、一个无国界世界的食物保障
   6 、食品危害评估和管理中不确定性的处置
   7 、 IUNS 国际营养奖报告

  大会的主体活动是分会场的报告和讨论。会议每天安排 9 到 14 个分会场进行交流,每个报告会一般先有一个主报告,然后有 6-8 个人报告论文,而更多的文章是以板报展示的方式进行交流的。分会场报告会共进行 69 场,分 7 个学术领域,即(括号内为报告会的数目):
   1 、食物营养成分——宏量与微量营养素 ( 8 )
   2 、推荐摄入量、指南和政策 ( 9 )
   3 、健康和疾病的营养学 ( 15 )
   4 、营养学研究的进展和趋势 ( 8 )
   5 、食物生产和加工的进展 ( 6 )
   6 、特定人群的营养 ( 14 )
   7 、食物保障和食品卫生 ( 9 )

  除了这种较正式的报告会外,大会还组织了 23 个专题研会( workshop ) , 针对一些比较具体的题目交换看法。另外,这次会议还组织了两场辩论会,参加辩论的正反两方各述己见,形式比较活跃。两个题目是:
   1 、膳食补充剂与食物强化——何时何地?
   2 、现代生物技术:它能解决全球食物营养问题吗?
  这次大会特别组织了 3 场“聚焦非洲”讨论会。在非洲科学家的主持下,对非洲大陆的食物短缺、微量营养素干预工作、营养政策及措施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像这种聚焦某一区域的讨论会在 IUNS 举办的国际营养学术大会中还是首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会议期间 IUNS 召开了 3 次全体会员国代表大会,中国营养学会派出了葛可佑、杨晓光和翟凤英 3 人出席了大会。大会修改了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的章程;选举了第 17 届理事会,由澳大利亚的 Wahlqvist 任理事长;听取了第 18 届( 2005 年)国际营养学术会议承办国(南非)的代表报告了会议准备情况;并由会员国投票决定了第 20 届( 2009 )国际营养学术会议由泰国承办。会议期间亚洲营养联合会( FANS )也召开了全体会员国代表会议,总结了自 1999 年以来的工作,讨论了 2003 年 2 月在印度召开第 9 届亚洲营养会议有关事宜,并决定第 10 届亚洲营养会议由台湾营养学会承办。

  为了向中国营养学会的会员及其他有兴趣的读者介绍第 17 届国际营养学术会议的主要内容,我们特别编写了本期《达能营养中心通讯》。我们邀请了达能营养中心专家委员会的成员和其他营养学专家,有选择的对大会的学术内容进行了综合性的介绍,对有的大会报告作了重点介绍。 2001 年第四期《 Nutriview 》是介绍第 17 届国际营养学术会议的专辑,内容包含“第 17 届国际营养学会议,维也纳”、“聚焦非洲”、“人物访谈”及“短讯”等部分,对大会进行了一些概括性的描述。我们请顾履珍和毕道济教授进行了全文翻译,分置于本通讯的适当位置,供大家参阅。

葛可佑 教授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
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理事
达能营养中心(中国)科学委员会主席
国家食物营养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副会长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预防医学教研室副主任
上海市营养学会副秘书长
达能营养中心科学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