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ffectiveness of preventing loss of bone density by calcium and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among Chinese elders |
北京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01300 刘向晔 随着世界老龄人口的日益增多,骨质疏松已成为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国外已有不少对老年人补钙的干预研究,但大多是在钙摄入量较高的白人中进行,而结果也并不完全一致。Dawson-Hughes等〖 1〗的研究结果表明以往钙摄入量低于400mg的妇女,补钙后能显著延缓脊柱、股骨颈等处骨密度的下降;而原摄入量在400mg ~ 650mg的妇女,补钙后对延缓其骨密度的下降却无明显效果。那么补充钙剂对低钙摄入的中国老年人是否能减少其骨丢失,预防或推迟骨质疏松的发生呢?近几年国内的一些科研工作者开始在相关题目上做了一些研究,有的研究仍在进行中。 孟迅吾[2]、王莉[3]等在观察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疗效时,设立单纯钙剂组。前者在两项试验中分别给32名、33名低骨量绝经妇女补充元素钙500mg,观察6~12个月。补钙前后对比显示腰椎L2-4、股骨颈区域骨密度仍有所下降,而Wards三角及大转子区域骨密度无显著变化。后者给31名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补充元素钙500mg共36周,观察到腰椎L2-4骨密度较治疗前下降034%。张忠兰、刘建立等[4]给20例、51例、22例低骨量绝经妇女分别补充元素钙450mg、585mg 、600mg(本组同时补充125 IU维生素D), 治疗6个月时各组腰椎骨密度均值分别较补充前下降05%、上升077%、上升19%,但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 黄敬等[5]2000年对106名低骨密度老年人进行了一项补钙研究。受试者自愿分为两组:观察组54人,服用牛奶250~500ml及补充钙剂480~900mg;空白对照组52人,未饮用牛奶,也未补充钙剂。6个月后,观察组L3骨密度略有提高,空白对照组L3骨密度略有降低。两组间骨密度均值比较,空白对照组略低。本研究将继续观察一年半。余玲玲等[6]于1997年至2000年间将196名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元素钙600 mg、维生素D3 325 IU;对照组不服用钙剂及维生素D3。两组都同时接受指导多食用含钙高的食物及经常接受日光照射。6个月后治疗组腰椎骨密度平均增加19%,有显著性;而对照组腰椎骨密度平均减少03%,无显著性。作者认为:试验用钙剂加低剂量维生素D有明显增加腰椎骨密度的作用。 黄琪仁等[7]对来自于上海的200名绝经后妇女进行了一项补钙及维生素D对骨密度的影响的研究。受试对象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高钙-D3组,每天服用1000mg元素钙、400 IU维生素D3;一组为低钙- D3组,每天服用300mg元素钙、300 IU维生素D3。一年之后测得两组除股骨颈部位外,腰椎L2-4、大转子、Wards三角的骨密度值均有显著增加,但两组各部位间无显著差异。结合其他的测试指标作者认为:1000 mg的钙较300mg的钙能更持久地抑制血液血清甲状旁腺素的分泌,使血清总碱性磷酸酶下降更显著,并相应减少了尿吡啶酚/肌酐的比值,从而减慢了骨转换率,减少了骨量的丢失。作者又通过对绝经年限分亚组后分析显示:每天补充1000mg钙与400IU维生素D3对绝经超过10年的骨质疏松妇女的股骨的大转子和Wards三角部位的骨量增加明显,对预防髋部骨折有重要意义。 以上各项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这与受试者人数较少、补钙时间、剂量不等有关。且各项研究均未控制,也未报道膳食中钙的摄入量。虽然我国妇女平均钙摄入量较低,但也不排除个体间从膳食中摄入钙量有较大差异的情况。又上述报道中有些是观察药物对防治骨质疏松效果时单纯补钙组的结果,试验中并未同时设立完全不补钙剂对照组。虽补钙后骨密度仍有所下降或变化不明显,但似已减低了骨丢失的速度。而黄琪仁等给绝经10年以上妇女每日补钙1000mg,可以使股骨的大转子和Wards三角部位的骨量显著增加,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Dawson-Hughes B, Dallal GE, Krall EA, et al A controlled trial of the effect of calcium supplementation on bone density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N Engl J Med,1990, 323:878-8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