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能营养中心第九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蔡东联 林宁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营养科临床营养中心,上海,200433)

摘要:糖尿病的治疗与研究在发展中国家正日益受到关注。最新的治疗理念为涵盖药物治疗、饮食治疗、健康宣教、心理治疗和运动治疗于一体的“五驾马车”概念。其中除外常规药物治疗以外,其他非药物治疗手段正越来越多地引起患者和医护工作者的关注。
关键词:糖尿病;非药物治疗

从改革开放至今,伴随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品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迁,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正逐年递增。卫生部和中华医学会估计:目前中国确诊患病人数已达8 000万,大约有1亿人血糖不正常。其中糖尿病前期(糖耐量受损)人群6000千万左右,当中每年有10%,即600万人,转为糖尿病。因此,中国每天新增糖尿病人超过16000人,而且越来越年轻化。中国大城市的糖尿病发病率(如上海2005年为1017%)已经超过美国(63%)。未来20年,中国糖尿病将迅速向城镇扩散,并最终到广大农村大规模蔓延。如果不进行预防,2025年中国糖尿病发病率将可能高达20%,糖尿病总人口可能增加到3亿。而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不能只靠药物和在医院进行治疗,更重要的是靠患者在生活习惯、科学饮食、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等各方面与医院治疗密切配合,才能取得控制病情发展、预防并发症、减少对药物的依赖性、增强患者的体质等治疗效果[1]。
一、饮食治疗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最根本、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2]。糖尿病患者最常遭受的痛苦就是饥饿。因为担心血糖升高,不敢大量进食,每餐只能“适可而止”,不但造成“肠饥饿”,更加重“心理饥饿”,甚至对于很多食物产生恐慌,误认为某些含糖食品就是禁忌食品。固然,糖尿病患者对于部分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较高的食品需要尽量避免,否则会容易引起血糖波动,但是糖尿病病人最重要还是从饮食上控制每天的总能量摄入。如1个正常的18岁以上成年轻体力劳动男子的每日能量摄入为2400kcal,相对应年龄和运动强度状况的糖尿病患者能量就要限制在原有能量75%左右,即1800kcal。根据该能量和中国居民饮食推荐的生热营养素构成比例,安排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各自的对应摄入量,可分别站总能量55%~65%,12%~15%和<30%。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病人的碳水化合物选择要结合GI值,GI值>55食物尽量少摄入或是减少摄入量,而GI值<55的则可以在范围内较多选择。更换食品种类是要进行等能量替换,应根据营养师的建议或推荐。
由于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顾虑较重,因而进行正规的饮食指导和告知是医务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一日三餐,积少成多。正确的糖尿病饮食在大规模社区试验中已经证实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改善和主观症状改善有积极的作用。而受饮食误导的广大患者则会逐渐形成对糖尿病的种种恐慌,影响生活质量。提倡数量多餐,可以有效地降低餐后血糖高峰。
现在更有糖尿病治疗软件的面世,将计算机技术与糖尿病治疗理论相结合,充分发挥临床营养学和临床糖尿病学科的各自特长,将其有机结合,研制具有“五驾马车”功能的糖尿病治疗专家系统(diabetes therapy expert system,DTS),根据该种系统可以更加灵活地按照患者的饮食喜好,在总体能量控制的情况下进行配餐和食品的指导[1]。
二、运动治疗
运动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饮食控制不稳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加消耗来平衡能量,并且运动能够增强心血管功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过早出现。当摄入的饮食控制不当,如患者无法做到控制三餐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摄入量,或者加餐次数多、零食和高糖分水果进食量大,则需要加大能量消耗来保证血糖的正常水平,防止血糖波动大对糖尿病靶器官造成的损伤。
此外,运动可使肥胖病人体重减轻,大多数型糖尿病人都有肥胖或超重。肥胖使各种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不断下降,产生胰岛素抵抗;而通过体育锻炼使体重下降,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2,6]。运动可促进葡萄糖透入肌肉细胞,促使肌肉和组织对糖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运动还可使肌肉更多地利用脂肪酸,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利于预防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并发症的发生。应该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适量的,全身性的,有节奏的锻炼项目且要持之以恒[2]。推荐中等强度的运动,如以心率作为判断标准,则心率(次数/分)=170-年龄;或者每天走10000步,均能有助于血糖控制。如果运动量过小或过大都有不良影响。
另有国内研究表明,对于进行规律运动的糖尿病人,无论是空腹血糖还是餐后血糖,均有明显的下降。由此可以推断,糖尿病人长期坚持运动,可以较满意地控制血糖,从而可能减少或减缓糖尿病远期并发症的发生[3]。
三、心理治疗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同时糖尿病也是一种心身疾病。许多患者为此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由此导致心理障碍甚至严重的精神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而心理治疗十分重要。有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5],也有研究表明轻症者易放松饮食控制,但病情加重时则又疑虑恐惧。“三多”症状严重者影响夜间睡眠,白天烦渴,饥饿难忍。因此,烦躁易怒,饥饿时放弃饮食控制[4]。
国内糖尿病治疗尚未有临床心理咨询师的介入,因而医务工作者在对糖尿病病人的治疗过程中要承担心理咨询的任务,要结合健康宣教给病人一个正确的疾病认识,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这对于患者的病情好转和提高生活质量相当必要。
四、健康宣教
目前糖尿病知识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很多医院的临床营养科室担负起对糖尿病病人的宣教工作,主要进行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等一系列简单知识的介绍。众多研究表明,糖尿病知识教育有利于血糖的控制、病情的稳定。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能改善患者对糖尿病的“无知”状态,使患者意识到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对自己的危害和家庭带来的负担,使患者可以自觉进行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及药物治疗,自觉进行病情监测,同时又能纠正部分一知半解的患者对疾病的盲目恐慌,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目前糖尿病教育主要采用集体教育、小组教育和单人教育3种形式,而有研究显示教育的针对性越强,每次教育的范围越小,受教育者对疾病的认识度越好[5]。糖尿病患者的教育成果还可以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当中反映出来,依从性好则宣教效果好,患者更易听从医师知道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7]。
五、结语
糖尿病非药物治疗的各方面都逐渐在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由于5个环节同时对糖尿病治疗起效,任何一方面偏废都可能产生木桶的“短板效应”,影响治疗的效果,故而“五驾马车”要并驾齐驱,才能产生合力,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蔡东联,罗狄隐,耿珊珊,等糖尿病治疗专家系统研制和应用[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5,13(5):289-293
[2]康婷饮食控制在老年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5, 11(2):122-123
[3]周红霞运动在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 33 (3):291
[4]姜明敏,赵艳玲,冯建来. 型糖尿病非药物治疗现状[J]中国疗养医学,2005,14 (1):15-16
[5]俞娉,吴佳丽,李利,等不同健康教育形式对糖尿病治疗的影响[J]浙江预防医学,2006,18(1):13-14
[6]丁美红,陈宜刚运动干预对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影响[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4):54-55
[7]徐依雪影响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5,2(3)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