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tary Fat and Health and
the Prevention of Diseases
前言
脂肪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素之一,膳食脂肪的供给水平和种类与人体健康和疾病防治关系密切,近年来有较多的研究报道。本期邀请了国内一些知名专家和中青年营养工作者,根据他们在膳食脂肪与健康和疾病防治方面的研究成果、经验,以其独到的学术见解精选了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数据,撰写了有关综述,主要从以下3方面介绍相关研究动态和观点。
1 膳食脂肪摄入量与慢性病
近2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脂肪摄入量明显增加,尤其是城市脂肪供能比达到35%,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0%的上限。同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患病率显著增加,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突出问题。中国CDC的赵文华教授、付萍研究员根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对我国居民膳食脂肪摄入量、脂肪供能比,以及膳食脂肪与慢性病的关系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讨论。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在控制混杂因素后慢性病患病率随着膳食脂肪供能比的增加,人群患超重和肥胖、高血压、高TC血症、高LDLC血症的风险增加(P<005);当脂肪供能比大于35%时,尽管人群发生低体重的风险降低了10%,但超重和肥胖的危险性增加46%、高TC血症的患病风险增高82%、高LDLC血症的患病风险增高89%。从预防慢性病的角度,应当控制持续上升的膳食脂肪摄入量,特别是烹调用油的消费量。
2 不同脂肪酸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不同的脂肪酸在体内的代谢和健康效应不同。史奎雄教授阐述单不饱和脂肪酸既能降低TG、TC和LDLC,又有升高HDLC的作用,符合新的降脂目标的要求,有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孙建琴教授等撰文讨论n-3 PUFA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证据、作用机制、膳食推荐摄入量,以及不饱和脂肪酸中DHA和AA在孕妇健康及胎儿、婴幼儿大脑神经、视网膜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鱼类中所含的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神经系统有着明确的益处,但也可能因为海洋受污染使一些种类的鱼中含有汞、二噁英、多氯联苯(PCBs)等而所造成的潜在危害。人们对鱼在健康饮食中所起的作用感到迷惑,从而引发了一些争辩。徐丹凤等简要综述了鱼类的有益与有害因素。由于环境因素导致鱼类中有甲基汞及多氯联苯和二噁英集聚,可能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汞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减少吃鱼对心血管的益处,但成人甲基汞低水平暴露的影响尚未确立。鱼或鱼油中多氯联苯和二噁英的水平相当低,与健康关系尚未明确。迄今研究表明,人们从鱼类中获得的健康利益要大于其所含甲基汞等带来的危害。张坚研究员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从技术和法规方面阐述了反式脂肪酸与健康研究进展。苏宜香教授率弟子撰写了“甘油二酯的功能及安全性研究现状”、“植物甾醇降胆固醇作用的研究现状”。研究表明甘油二酯(DAG)具有改善空腹和餐后血脂水平、减少体脂积聚的功能。DAG作为特殊健康食物在美国和日本的医学和食品工业等方面应用较广泛,我国在DAG的研究还处于较新的阶段。张新毅的文章指出,不同种类脂肪酸对肿瘤的影响不同,ω-6多不饱和脂肪酸通过环加氧酶合成前列腺素前体有促癌作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通过与ω-6多不饱和脂肪酸竞争结合环加氧酶和脂加氧酶减少前列腺素生成,可以抑制某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中ω-6与ω-3脂肪酸的比值很高,不利于肿瘤的防治,调整膳食中ω-6与ω-3脂肪酸的比例十分紧迫。
3 脂肪与脂肪酸在临床营养治疗中的应用
1961年瑞典人Wretlind用大豆油和蛋黄磷脂成功制成脂肪乳剂使脂肪酸通过静脉输注成为可能,并使随后的全肠外营养技术得以在临床上使用并广泛开展。但是早期的脂肪乳剂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之处:含长链甘油三酯(LCT),容易在空气中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生过氧化物,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ω-6∶ω-3比例失衡影响机体免疫机制;LCT的代谢供能需要线粒体膜上的生物氧化酶系统参与,其清除主要在肝脏网状内皮系统(RES)进行,输注后的脂肪颗粒容易沉积在肝脏网状内皮系统内,使清除细菌的能力下降,不利于感染控制。陈敏医生等阐述了含有中链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ω-3脂肪酸的新一代脂肪乳剂在临床营养治疗的作用和特点。脂肪/脂肪酸在营养支持治疗的作用不单单是提供能量和补充机体无法合成的必需脂肪酸,更多的研究着眼于如何优化脂肪制剂在应激、危重患者中的机体代谢、如何充分利用ω-3脂肪酸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
此外还有二篇节译,介绍了“美国学龄儿童的膳食脂肪摄入与社会心理和认知能力的关系”及“经济全球化进程与膳食模式变迁、肥胖及膳食相关慢性病间的关系”。期望本期的内容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孙建琴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临床营养中心主任
上海市营养学会副理事长
达能营养中心(中国)科学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