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寄语

Diet,nutrition and dislipidemia

血脂异常在早期称为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因为当时的研究证实了血液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升高与许多临床疾病密切相关。随着营养学和流行病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人们发现血液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而且临床治疗中采用调脂药干预使HDL-C升高,可以显著降低冠心病死亡率和心肌梗死率。这些资料提示高脂血症已经不能确切描述血脂代谢紊乱的内涵,所以近年的研究大多已经采用血脂异常(dyslipidemia)的概念。

血脂异常:一种危险的致病因子
血脂异常之所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是因为人体脂类代谢的异常可能诱发多种慢性退行性疾病。大量资料表明,血脂异常是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脑卒中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例如,有人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统计上述4项血脂指标出现变化的患者和血脂正常人之间的慢性疾病发生率,结果证实,血脂异常患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4种疾病的患病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
一个人如果同时存在多种健康危险因素,其发生疾病的危险常常大于仅有一种危险因素者;而且这些因素的效应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具有协同作用。代谢综合征就是多种代谢成分出现异常的一种病理状态,这些代谢成分的改变主要表现在:肥胖或超重,血脂异常,高血压,胰岛素抵抗及(或)葡萄糖耐量异常。这些异常与临床发生2型糖尿病、冠心病和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密切相关。对于代谢综合征的主要致病因素,目前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胰岛素抵抗在多危险因子中处于中心位置,第二种观点则重点强调脂肪代谢紊乱在多危险因子综合征中的重要地位。后者认为由内脏脂肪中释放出来的脂肪分解产物游离脂肪酸,可通过门静脉流入肝脏,在使脂质合成亢进的同时还抑制肝脏中胰岛素分解,引起外周高胰岛素血症;而从脂肪特别是内脏脂肪分泌的TNF,引起胰岛素抵抗;另外,脂联素(adiponectin)是使胰岛素敏感性增强的脂肪细胞因子,在内脏脂肪蓄积时因其分泌低下而引起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低脂联素血症还可直接损害内皮功能而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无论发生机制如何,以血脂异常为标志的脂肪代谢紊乱在慢性退行性疾病发生中的意义是勿庸置疑的事实。代谢综合征发生时经常存在多种血脂异常,其中最常见的改变为HDL-C低下及TG水平增高,LDL-C可以正常或轻中度升高。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已经认识到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不仅仅是一种继发改变,而是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原发性病理生理过程,因此有人提出糖尿病可称为糖脂病。随之对糖尿病的防治也提出了新的策略,即“超越以葡萄糖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强调纠正患者脂肪代谢紊乱和血脂异常的重要意义。
特别值得警惕的是,血脂异常引起的许多所谓成人疾病实际上在幼年时期就开始发生了。例如,动脉粥样硬化(AS)实质上起源于儿童、青少年时期。几乎所有婴幼儿可见主动脉脂肪条纹,许多十几岁的青年人可见冠状动脉的脂肪条纹及主动脉纤维斑块出现。儿童血脂代谢紊乱不仅与成人AS、CHD密切相关,而且还可能直接损害儿童健康,如引起黄色瘤、酮体症、脂肪肝、胆石症、胰腺炎及其他组织细胞的损害,因此采用多种措施预防血脂异常的发生是终身的任务。

预防血脂异常:必要和可能
我国近20年间曾进行了3次可比性的血脂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2004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表明,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估计全国血脂异常现患人数1.6亿。不同类型的血脂异常现患率分别为:高胆固醇血症2.9%,高甘油三酯血症11.9%,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7.4%。
对于血脂异常发生的原因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近年来基因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血脂异常的基础研究,特别是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很快,在单基因遗传的血脂异常方面取得了一些明确结果。但是生活方式的改变、疾病和其他外在因素导致血脂异常占有更多的比例。因此,非遗传性因素相关的血脂异常已经成为预防和治疗的重点。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的营养学家针对本国居民饮食中近一半热量来自各种脂肪的现实,提出“脂肪、脂肪酸与胆固醇:餐桌上的魔鬼”的警告。我国居民近年血脂异常和有关的慢性疾病发生率持续增加,与能量摄入过多、体力活动缺乏等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多个国家居民的实践证明,对生活方式的干预是纠正血脂异常接受率最高,也是有效率最高的一种措施。通过减少膳食中脂类物质乃至总能量的摄入,增加一些有益的食物或食物成分,同时提高机体的能量消耗水平,控制体重,可有效地调节血脂平衡。
为了交流血脂异常的发生原因、发生机制及其预防措施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本期《营养健康新观察》以“膳食营养与血脂异常”为主题,介绍了儿童青少年和老年时期脂肪代谢的变化特点;从基础研究角度介绍了有关脂肪酸调控基因表达、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和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多态性在血脂异常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从膳食预防血脂异常的角度,着重介绍了反式脂肪酸、膳食纤维以及植物甾醇、绿茶提取物等对脂类代谢的影响。鉴于有关膳食营养和血脂异常的报道资料非常丰富,本期收入的文献以综述为主,以期使读者能在更广阔的视野内了解近年研究的发展趋势。即使如此,仍然可能出现选材局限甚至挂一漏万的缺憾,只能期待在今后的《营养健康新观察》中予以补充。

程义勇
天津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委员
达能营养中心(中国)科学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