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寄语

Intestinal Microflora and Health

    肠道菌群与其宿主相互作用影响的统一体称为肠道微生态。它们和人体有着密不可分的互利共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健康,对促进营养食物消化吸收、产生有益营养物质、抵御外来致病菌的侵入以及调节免疫机制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期内容汇集了国内一些知名专家和年轻营养学博士、硕士在肠道微生态与健康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关前沿动态和学术观点。期望本期的内容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1、肠道微生态系统
    人体肠道内存在数以万亿计的细菌。从其功能上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有益菌、有害菌、中间型细菌。这三大类细菌在肠道内维持着动态平衡,世代的进化使得定居胃肠道的微生物与人类的生理健康之间存在微妙的平衡。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是肠道内重要的原籍菌群和最重要的益生菌之一,其在肠道内的总数量反映了机体肠道微生态状况和机体的健康状况。因此对肠道内或食品中的双歧杆菌进行准确地定量分析,对于医疗卫生和营养保健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陈津津博士系统阐述了双歧杆菌定量分析方法及其应用,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定量分析法,包括点杂交、荧光原位杂交、荧光原位杂交结合流式细胞计数和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在内的以核糖体及其编码基因核酸序列为鉴别基础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被广泛用于双歧杆菌的定量定性分析,其中荧光原位杂交结合流式细胞计数和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方法。冯颖博士介绍了微生态制剂的概念、种类与应用。三种类型的微生态制品或原料:益生菌(probiotics)、益生原(prebiotics)、合生原(snybiotics,益生剂+益生原),各有特点,应根据需要合理选择。年轻的营养学子林轶凡综述了婴幼儿肠道微生态的发育特点,以及益生元低聚糖通过促进婴幼儿肠道益生菌群发育,对婴幼儿健康发挥有益的作用。孙小红教授撰文乳类食品中抗生素残留及对婴幼儿肠道菌群的影响,长期食用含抗生素的食品对婴幼儿肠道有益菌群可能有抑制作用,牛奶中抗生素残留对婴幼儿带来的危害可能最大,需要从源头控制牛奶中抗生素的残留。
    2、肠道菌群与食物消化吸收及食物过敏
    中国人乳糖不耐受发生率远远高于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等。黄承钰教授用丰富的研究资料证明,乳糖酶缺乏是乳糖不耐受发生的基本原因,但不是其唯一原因。研究显示,绝大多数乳糖不耐受的受试者粪便样本中双歧杆菌数量相当低,认为结肠益生菌减少是乳糖不耐受发生的重要原因。双歧杆菌发酵乳糖产生乙酸、丙酸、丁酸、乳酸等短链脂肪酸,而不产生H2等肠道气体,因此在发酵进入结肠的乳糖时不会因产气过多而引起腹胀等不适症状。食物过敏(food allergy)发病率近年来呈逐渐上升的趋势。钟燕博士综述了益生菌在防治儿童食物过敏中的研究进展,认为肠道菌群的构成与食物过敏的发生有关,生命早期肠道菌群的形成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而诱导免疫耐受的产生。食物过敏患儿肠道内的有益菌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梭状芽胞杆菌的数量低,而需氧菌如大肠杆菌和链球菌数量占多数,益生菌所特有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能对防治包括食物过敏在内的一些过敏性疾病具有一定作用,为食物过敏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信息。
    3、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正常人肠道菌群的组成保持相对的稳定。在疾病状态和应用抗生素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菌群失调,引起许多健康问题与疾病。葛声博士等综述了肠源性内毒素与肠道菌群的失衡在肝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的影响。肝硬化患者肠道双歧杆菌等数量明显降低,而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等成为优势菌,肠道内处于高度腐败状态,产生的氨、硫化氢、胺类、酚类等有害物质大量蓄积并被人体吸收入血,导致机体各器官、组织受损。应用益生菌和益生元或许可以改善临床病情较轻的慢性肝病和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结局,但是对其有效性及安全性等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短链脂肪酸(SCFAs)是膳食纤维在结肠腔内经细菌发酵的产物,SCFA不仅是肠上皮细胞重要的能量来源,还可影响影响肠粘膜屏障,肠上皮细胞的通透性、氧化应激反应等,对结肠功能和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孙建琴、徐丹凤等论述了SCFAs的种类、对结肠功能的影响、以及对结肠肿瘤和肠道炎症的防治作用和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肠道微生态在维护肠屏障维护及相关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还节译了二篇国外新近发表的文章:“肥胖患者及其胃旁路手术后患者肠道菌群”,提出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可能在肥胖的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菊粉和低聚果糖及矿物质代谢:动物实验的证据”,通过大量的研究证明菊粉类型果聚糖可以提高人体中钙的利用率,并对骨骼健康作出贡献。

孙建琴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临床营养中心主任
上海市营养学会副理事长
达能营养中心(中国)科学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