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2010年第4期

上海市中老年社区妇女膳食模式研究
代璇    何平    章溢峰   林燧恒1 钱序2 何更生3[1]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32
摘要 目的:了解上海社区中老年妇女的膳食模式和营养现况,为社区开展针对性的膳食和营养干预及决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城区某两个街道596名45-65岁中老年妇女进行膳食调查。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分析食物频率问卷收集的膳食信息得出主要膳食模式,并进一步分析各膳食模式的营养素摄入及与人口学特征的关系。结果:四种膳食模式较有意义,分别是蛋类、豆类及制品膳食模式,糖、油及调味品膳食模式,蔬菜、奶类和大米膳食模式,水果、牛羊肉和水产品膳食模式。糖、油及调味品膳食模式与总能量、蛋白质和脂肪供能比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高五分位数组低学历、低家庭年收入比例较高(P值分别为0.009和0.008)。蔬菜、奶类和大米模式则低能量,低脂肪,高钙和高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供能比,高五分位数组的体质指数均值明显低于低五分位数组(P=0.019)。水果、畜肉和水产品模式蛋白质供能比、维生素B2、B6、C都较高。结论:蔬菜、奶类和大米的膳食模式可能与低超重肥胖的发生相关。对于部分饮食因素与疾病间的因果关系,需要进一步的纵向设计的研究进行证实。
关键词 : 社区妇女 中老年妇女膳食模式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The Dietary Pattern of Shanghai Community-based
Middle and Aged Women
Dai Xuan, He Ping, Zhang Yifeng, Lin Lynn, Qian Xu, He Gengsheng,
Department of Nutrition and Food Hygiene,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ide data for decision-making and community nutrition intervention for middle and aged women, the dietary patterns and nutritional status were investigated in Shanghai. Method A stratified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dietary survey was performed for a sample (n = 596) of women aged from 45 to 65 years old from 2 streets in Shanghai. Factor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define major dietary patterns by using dietary information collected from food-frequency questionnaires (FFQs), and to further examine associations between dietary patterns and main nutrients and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Results Four major dietary patterns were identified. The first pattern was characterized by higher intake of eggs, legumes and products, second pattern was characterized by higher of oil, sugar and condiments, the third pattern was characterized by a higher intake of dairy, vegetables and rice , while the fourth pattern was characterized by higher intake of fruits, beef and fish. Oil, sugar and condiments pattern associated with higher total energy and fat percentage of energy (all P<0.001), lower educated and household income (P=0.009 and P=0.008 separately). A positively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rice, vegetables, dairy pattern with calcium, protein and carbohydrates percentage of energy, and inversely correlated with BMI (P=0.019), as well as energy and total fat. Fruit, meat and fish pattern was higher for the protein, vitamins B2、B6 and vitamin C. Conclusion Rice, vegetables and milk dietary pattern wa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risk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Further longitudinal study is needed to confirm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ome dietary factors and diseases.
Key words: Community-based women, middle and aged women, dietary patterns
世界卫生组织对影响人类健康众多因素的评估结果表明,膳食营养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仅次于遗传因素【1】。在膳食因素与疾病之间关系的研究中,传统的营养流行病学分析通常研究疾病与单个营养素或食物之间的关系【2】。然而人们摄入的是含有各种营养素组合的食物,单营养素分析方法不足以全面考虑营养素间的复杂交互作用,而且一些营养素水平的高度共线性也会对单个营养素的效应形成混杂【3】。同时食物中的非营养素成分可能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膳食模式以习惯性食物消费为特点,分析整体膳食模式能综合考虑各种营养素和食物的效应【4】。相比于单个食物组或营养素的分析,膳食模式分析不仅更贴合膳食摄入的实际情况,而且多数膳食指南以整体膳食作为理论基础,所以膳食模式分析在应用于制定膳食指南指导人群合理饮食上更具有参考意义。这种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研究饮食与疾病关系的研究中【5】,通过改善食物消费降低血压的方法已用于饮食途径预防高血压(DASH)膳食模式试验中【6】
围绝经期和老年前期的女性处于妇女疾病如乳腺癌等的易发年龄段【7】,而且这个时期的合理膳食对改善围绝经期症状、预防绝经后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8】。目前国内对城市这个年龄段人群的营养调查开展的非常少,多是大规模的人群普查。本次研究拟对上海社区中老年妇女进行膳食调查,了解这类特殊人群的膳食结构,为社区开展针对性的膳食指导和营养干预及决策制定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随机抽取上海市区某两个街道的45-65岁社区中老年妇女共639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身体测量。
1.2 膳食调查和膳食模式评价
问卷调查包括基本情况、膳食调查、体力活动调查3个部分。询问调查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进行。
膳食调查采用食物频率法收集前1年内各种食物消费频率及消费量,获得个体长期食物消费模式、饮食习惯等。食物频率表采用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的食物频率调查表,得到的食物摄入信息根据相同的营养成分归并成32个食物组。对于总能量摄入<600和>4800kcal的不可信数据以及超过10项未填写完全的食物频率调查问卷将不被纳入分析。另外,每个食物组评估的异常值(超过每个食物组均数+6SD)也会被排除。另外还考虑国际体力活动量表(IPAQ)长卷的数据处理规范【9】,重度体力活动、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和步行的时间总和超过960分钟的数据被舍弃,总计596人的数据纳入后续的分析。
膳食模式由SPSS的因子分析程序得到,各食物组以对总能量的贡献百分比分析进入主成分分析,并对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旋转以突出各因子在各变量上的影响程度。在确定保留因子的个数的时候,除了按各因子特征根大小及在碎石图上的斜率排列之外,还考虑各因素的可解释性【3】。对每个因子,采用回归方法计算因子得分函数。
1.3 人体测量
人体测量的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营养状况按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2002年提出的适合中国人的BMI分类标准【10】,BMI<18.5为体重偏低;18.5≤BMI≤23.9为体重正常;24≤BMI≤27.9为超重;BMI≥28为肥胖。女性腰围≥80 cm为腹部脂肪蓄积的界限【3】
1.4 质量控制和统计分析
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询问调查,全部调查员经过统一培训之后上岗,现场调查和检测均在质量控制人员的监督和指导下完成。统一专用录入程序录入调查和检测数据。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作统计描述和分析。每个因素按五分位数分组分析高五分位数组(Q5)和低五分位数组(Q1)样本特征值的差异【10】,统计方法连续变量用协方差分析,分类变量用卡方检验。营养素摄入均值的计算用协方差分析调整年龄和总能量,并用趋势分析检验五分位数组间主要营养素摄入量的趋势变化。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年龄范围在45~65岁,平均年龄为55.3 ±4.1岁,89.6%的调查对象是离退休妇女;文化程度以初中(53.0%)和高中、中专水平(35.2%)为主;家庭年收入主要在1~5万元(64.6%),绝经的比例为89.3%。
2.2 社区妇女的身体测量指标
本次调查的社区中老年妇女BMI值的均值为24.0±3.0 Kg/m2,超重和肥胖率分别达到了37.8%和9.6%,且各年龄组的平均腰围均大于腹部脂肪蓄积的界限值80cm。血压测定结果并结合病史,本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达30.4%,其中60 岁及以上女性达36.9%。
表1 上海社区妇女BMI和腰围年龄分布
TABLE 1  BMI and waist circumference of Shanghai women by age group
年龄组(岁)
BMI

腰围
n
`s(Kg/m2)

n
`s (kg)

45~
31
24.2±2.1

31
81.1±6.1

50~
258
23.8±2.7

258
80.8±7.5

55~
196
23.9±3.3

196
82.0±8.4

60~65
111
24.4±3.3

111
83.3±8.7
合计
596
24.0±3.0

596
81.7±8.0
2 上海社区妇女高血压和营养状况年龄分布
TABLE 2  Hypertension prevalence and BMI status of Shanghai women by age group
年龄(岁)
高血压

营养状况
n
n (%)
n
偏瘦(%)
正常(%)
超重(%)
肥胖(%)

45~
31
10(32.3)

31
0
16(51.6)
14(45.2)
1(3.2)

50~
258
71(27.5)

258
4(1.6)
135(52.3)
102(39.5)
17(6.6)

55~
196
59(30.1)

196
8(4.1)
99(50.5)
68(34.7)
21(10.7)

60~65
111
41(36.9)

111
3(2.7)
49(44.1)
41(36.9)
18(16.2)
合计
596
181(30.4)

596
15(2.4)
299(50.2)
225(37.8)
57(9.6)
2.3 社区妇女的体力活动
被调查社区妇女一周体力活动能量消耗值的中位数为5358kcal,家务活动和交通行程是主要体力活动形式(能量消耗值中位数分别为2520和924 kcal/week),活动强度以中度体力活动为主,其次为步行(能量消耗值中位数分别为3620和1386 kcal/week)。按照IPAQ专家组建议将总体体力活动水平划分为三个等级:体力活动不活跃、体力活动活跃、体力活动高度活跃【9】。上海社区妇女体力活动活跃程度在高度活跃和活跃达86.2%和12.4%,体力活动不活跃的比例仅为1.3%。
2.4 社区妇女的膳食模式
因子分析的结果提示四种膳食模式较为有意义,这四种膳食模式的特征值均>1,分别为2.48、1.88、1.69和1.44(特征根大于1表示因子在模型中的方差贡献率大于单个的变量【4】),且这四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达到了23.4%。表4列出了每种膳食模式的因子负荷。正因子负荷表示与该因素呈正相关,负因子负荷则表明与该因素呈负相关,且某个膳食模式中特定食物组的因子负荷越大,其对这种膳食模式的贡献就越大【3】。因素1是蛋类、豆类及制品膳食模式的优质蛋白质膳食;因素2为高能量膳食模式,以糖、油及调味品因子负荷较高为特征;因素3是较健康的膳食模式,蔬菜、奶类和大米的因子负荷较高;而因素4是水果、牛羊肉和水产品的动物蛋白膳食模式。
表4 上海社区妇女膳食模式因子负荷1
TABLE 4  Factor loadings for dietary patterns of Shanghai women
因素1

因素2

因素3

因素4
蛋类、豆类及制品

糖、油及调味品

蔬菜、奶类和大米

水果、畜肉和水产品
食物组
因子负荷

食物组
因子负荷

食物组
因子负荷

食物组
因子负荷
蛋类
0.93

0.76

新鲜蔬菜
0.69

水果
0.76
豆腐
0.74

调味品
0.70

鲜奶、酸奶
0.68

牛羊肉
0.70
豆制品
0.65

0.60

大米
0.21

水产品
0.37
干豆类
0.15

新鲜蔬菜
0.25

调味品
0.21

咸菜酸菜
0.31
果汁
-0.15

杂粮
-0.22

水产品
0.17

杂粮
0.19
-0.16

猪肉
-0.22

猪肉
-0.25

猪肉
-0.17
猪肉
-0.17

其他饮料
-0.22

-0.29

大米
-0.20
其他饮料
-0.17

坚果
-0.32

饮料
-0.38


















注:(1) 表中仅列出了每个因素因子负荷绝对值>0.15的食物或食物组
对四种膳食模式部分营养素的趋势分析结果提示(表5),以糖、油及调味品因子负荷较高为特征的高热量膳食模式与总能量(Q1: 1407.7 vs.Q5: 1931.7 kcal/d, P<0.001)、蛋白质供能比(Q1: 16.2 vs. Q5: 13.5%, P<0.001)和脂肪供能比(Q1: 34.6 vs. Q5: 44.3%, P<0.001)之间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蔬菜、奶类和大米模式(图1)则不仅低能量(Q1: 1959.5 vs. Q5: 1433.4 kcal/d, P<0.001)和低总脂肪(Q1: 82.6 vs. Q5: 62.3 g/d, P<0.001),还低脂肪供能比(Q1: 42.8 vs. Q5: 37.1%, P=0.003),高蛋白质供能比(Q1: 13.4 vs. Q5: 16.3%, P<0.001)和碳水化合物供能比(Q1: 44.9 vs. Q5: 48.8%, P<0.001),另外钙的水平也较高(Q1: 347.1 vs. Q5: 554.1 mg/d, P<0.001);水果、畜肉和水产品模式不仅蛋白质供能比较高(Q1: 14.1 vs. Q5: 16.0%, P<0.001),且维生素B2(Q1: 0.75 vs. Q5: 0.91 mg/d, P=0.001)、B6(Q1: 0.75 vs. Q5: 0.92 mg/d, P=0.001)和维生素C(Q1: 59.0 vs. Q5: 97.5 mg/d, P<0.001)都较高。


课题项目:11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社区妇女保健适宜技术研究(No.2007BAI24B01)
作者简介:代璇,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营养与健康。Email: xuan.dai@foxmail.com
1 林燧恒,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统计与社会医学教研室
2 钱序,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幼卫生教研室
3  通讯作者:何更生,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Email: gshe@sh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