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研究与宣教基金

优先资助领域项目

1. 家庭因素对3-5岁儿童膳食结构及饮食行为影响的研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何宇纳研究员

项目资助金额18万元人民币

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率逐年增高,高能量食物以及含糖饮料的摄入增加、不良的饮食行为均能够导致儿童超重和肥胖。儿童时期是饮食行为建立的关键时期,并影响到成年后的饮食行为,不良的饮食行为应该在儿童早期进行改正并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饮食行为。家庭环境对于儿童饮食行为的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理解父母(养育人)对儿童饮食行为的影响,对开展针对父母(养育人)的干预有重要意义。构建对儿童饮食行为习惯家庭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是研究父母(养育人)对儿童饮食行为影响的适宜方法。目前,国外只有关于儿童饮食摄入状况结构方程模型的相关研究,且尚未发现国内开展相关研究。

描述我国3-5岁儿童饮食结构特点,分析影响儿童饮食行为的来自于家庭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改善低龄儿童不良饮食行为习惯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基础。

利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选取包含3-5岁儿童及其父母的膳食调查户,利用膳食调查和体格测量数据,分析儿童及其父母的食物消费和体质状况的关系,探索不同地区、经济水平、文化程度的父母的食物消费和体质状况对儿童饮食和健康的影响。选择南北方城乡地区共4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选取3-5岁儿童60名,与其父母(养育人)配对完成儿童饮食行为及相关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儿童饮食行为的家庭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分析儿童饮食行为对体质状况的影响,发现儿童饮食行为的主要和潜在家庭影响因素。

获得3-5儿童饮食行为的特点及其对体质状况的相关性;发现家庭环境因素与儿童饮食行为的影响,构建儿童饮食行为的家庭影响因素关系结构框架,为科学指导建立3-5岁儿童良好饮食行为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数据基础。

2. 学龄期儿童主要监护人膳食素养对儿童健康和饮食行为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

苏普玉副教授

项目资助金额18万元人民币

2014年全国学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显示,我国718岁学生超重、肥胖的检出率达到12.1%7.3%,其中2010-2014年间肥胖检出率年均增长值达到1985-2014年间各阶段肥胖检出率年均增长值的最大值;另一方面,我国儿童营养不良性疾病(生长迟缓、消瘦、低体重、营养素缺乏性疾病等)也同时广泛存在。这与我国儿童膳食结构不合理、饮食行为不良密切相关。儿童的膳食营养与饮食行为与家庭共餐成员尤其是提供膳食的主要监护人膳食素养密不可分。当前我国学龄期儿童监护人膳食素养偏低,不利于学龄期儿童的健康,不利于培养儿童的健康素养,也不利于学龄期儿童成人期疾病的预防控制,但国内外儿童监护人膳食素养与儿童健康和饮食行为的相关研究较为少见。

本研究在编制儿童主要监护人《膳食素养问卷》的基础上,分别选取城市和农村36 年级学龄期儿童各600 名,调查、测量、检测学龄期儿童的健康状况、营养性疾病、青春期发育、饮食行为问题等,同时利用编制的《膳食素养问卷》调查儿童主要监护人膳食素养,家庭成员饮食行为等,分析儿童主要监护人膳食素养对儿童健康和饮食行为的影响。在横断面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学龄期儿童主要监护人膳食素养干预方案,对儿童主要监护人进行为期4 个月的膳食素养干预,评价不同干预策略对监护人膳食素养以及对儿童健康和饮食行为的影响。本研究将制定我国儿童监护人《膳食素养问卷》,明确儿童主要监护人膳食素养与儿童健康和饮食行为的关系,同时编制儿童主要监护人膳食素养干预策略。从而达到改善我国学龄期儿童主要监护人膳食素养,改善我国学龄期儿童健康状况与培养儿童健康饮食行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目的。

自由申报项目

3. 家校联合对超重肥胖儿童进行个体化健康体重管理

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魏云芳主任医师

项目资助金额17万元人民币

问题现状:慢性病患病率在我国正属于快速上升阶段,慢病低龄化问题也日益显现,要实现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控制目标,我们面临巨大挑战。超重肥胖是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北京历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显示超重肥胖的患病率较高,2014- 2015年度肥胖总检出率为15.6%,加上超重者,占总数的三分之一。肥胖儿童中代谢综合征(MS)检出率达到或接近美国、日本和西班牙等发达国家水平,呈严重流行趋势。

目前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在体重管理方面均面临“复胖”的威胁,让学生在正常生活环境中建立健康体重管理方式,养成固化生活方式,回归健康显得尤为重要。北京市有“营在校园”的基础,面向中小学生群体开展营养健康宣传教育,但是对于中小学生超重肥胖这一高危人群的针对性、个性化干预仍然缺乏,所以本干预项目拟发挥卫生—教育部门合作优势,以学校—家庭模式联合提升学生自我体重管理的能力,提高自我效能。

研究目的:探索以家校联合为基础,在自然生活状态下,探索针对儿童超重、肥胖群体的规范化干预流程、个性化健康体重管理措施,形成可操作有效机制,建立良好生活方式,有效控制体重,培养健康北京人。

研究方法:1)基线调查:在2所有食堂的小学各招募超重肥胖儿童66名,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儿童、家长和老师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同时对儿童进行体格测量;2)干预措施:在“营在校园”总体背景中,分为两组;第一组在一所学校中66名,为对照组;第二组在另一所学校中66名,采用“营养+运动+个性化指导”方法干预;3)效果评估:再次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对干预效果进行比较、评估。


预期结果:1)提高参与项目学生对于体重的自我效能感与自我管理能力;2)形成规范、针对性强的以健康“体重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学生健康促进有效模式;3)为相关政策、指南制定提供依据。

4. 慢性肝病患者营养干预与慢病管理区域平台的建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侯维副主任医师

项目资助金额19万元人民币

慢性肝病是我国慢性疾病防治的主要目标人群之一。我国有慢性HBV感染者约 9300万人,丙型肝炎患者约1000万,每年因各种肝病死亡人数超过30万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5年病死率分别为14~20%70~86%。营养不良是慢性肝病的重要并发症,其发生率为65%~90%48%~80.3%的患者存在热量-蛋白质摄入不足。慢性肝病患者的营养不良与并发症的发生相关,是慢性肝病患者病死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效的营养干预已被证明能够降低感染风险和住院患者病死率,改善肝功能。肝硬化患者改变饮食摄入模式,少量多餐,每日4~6 餐,睡前加餐(late evening snackLES),可以有效地减低脂肪和蛋白质的氧化,改善葡萄糖耐受不良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纠正负氮平衡和能量代谢失衡状态,从而降低肝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生存时间。本项目组前期完成了肝硬化和肝衰竭患者睡前加餐营养干预的研究,成功的将肝衰竭患者90天病死率从58%降至30%31%的肝硬化患者病情减轻、肝功能改善;生活质量评分提高。

本项目研究目的是对慢性肝病患者给予营养干预,帮助患者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在基层宣传推广慢性肝病的营养支持治疗理念,并建立起“慢性肝病患者营养干预与慢病管理区域平台”,推动我国慢性肝病的慢病管理工作。

具体实施措施是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为主导,牵手北京房山、密云、平谷3个郊区区医院,搭建起“慢性肝病患者营养干预与慢病管理区域平台”,以上述3个郊区县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营养干预,并免费提供用于营养补充的“营养加餐包”(具有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产品合格检验报告),营养干预并随访1年。同时对目标医院感染及肝病科医务人员进行指导培训,提高其肝病营养理念、知识水平及对病人的指导及管理能力;以健康讲堂的形式对慢性肝病患者开展健康宣教工作,帮助患者培养适宜养肝护肝的饮食习惯,指导家庭养护。

预期实现对慢性肝病患者有效的家庭、地区营养管理,改善慢性肝病患者营养状态,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的结果。

5. 十字花科蔬菜、异硫氰酸酯类摄入及相关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对乳腺癌的影响及交互作用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张彩霞教授

项目资助金额18万元人民币

乳腺癌是世界各地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可能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膳食因素作为重要的环境因素,与乳腺癌的发病密切相关。蔬菜由于含有多种抗氧化的活性成分,其抗肿瘤作用备受关注,而其中的十字花科蔬菜及其中的活性成分异硫氰酸酯类摄入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如何,以及相关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在其中所起作用如何,目前尚未得到一致的结论。基于此,本课题拟利用课题组前期招募的1620名乳腺癌病人和1620名对照,利用已完成的病例和对照人群食物频数问卷膳食调查资料,计算膳食中十字花科蔬菜、异硫氰酸酯类的日均摄入量,在大样本中国人群中深入分析膳食中十字花科蔬菜、异硫氰酸酯类摄入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测定相关代谢酶基因GSTM1GSTT1GSTP1多态性,分析其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并采用叉生分析法结合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十字花科蔬菜、异硫氰酸酯类摄入与相关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乳腺癌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明确乳腺癌的发病机理,可为从饮食途径预防和控制乳腺癌的发病,以及制订个体化的预防措施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6. 中国农村儿童全血14种矿物元素参考值及营养健康风险评估10年对比研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刘小兵助理研究员

项目资助金额18万元人民币

儿童自身生理特点使其成为了矿物元素营养缺乏与内暴露风险备受关注的高危群体之一。伴随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膳食模式变迁与环境污染日益加重,近年我国农村儿童正逐渐面临“能量过量、矿物营养素缺乏和重金属内暴露风险增加”的多重考验。然而,迄今我国尚缺乏基于国家层面开展的大规模农村儿童人体生物样本矿物元素调查的基础数据,使得针对我国农村儿童营养与健康风险的精准评估始终难以深入开展。为此,本研究拟依托“2002年、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在充分考虑农村类型、性别和年龄等因素后,在纳入的全部农村地区监测点采用等容量比例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选取6-11岁代表性的儿童及其全血样本。运用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技术分析对全血14种重点关注的矿物元素(即铜、锌、硒、铬、钼、锰、钴、钒、铝、铅、镉、砷、汞和镍)测定,并结合营养调查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以此建立2002年、2012年中国农村6-11岁儿童全血14种矿物元素的基础数据库及参考值,在填补数据空白的同时分别开展中国农村6-11岁儿童营养健康风险评估。同时,对比分析10年中国农村儿童矿物元素营养健康风险状况及其变化规律特征,探寻影响农村儿童矿物元素营养健康风险的潜在因素。本研究将为科学客观评估中国农村儿童矿物元素营养缺乏与内暴露风险及其变化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并对探讨矿物元素营养健康机制研究、拟定相关公共卫生政策,评价干预措施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7. 以学校为基础的学龄儿童营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及评价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朱文丽教授

项目资助金额18万元人民币

儿童期营养不良双重负担并存,尤其不健康饮食行为、身体活动过少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超重/肥胖、血压偏高、血脂异常等在儿童少年中达到一定比例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与之相对应的是,目前中小学生营养素养低下、学校营养教育投入缺位、营养信息混乱,我国并无独立且完善的营养教育课程体系;已有的学校营养教育“稀释”于不同课程中,缺乏适用教材,教学形式单一,忽略家庭的参与,忽略技能的获得,且缺乏评估和有效监督。

本项目采用跨学科研究,融合自然科学(营养学、流行病学)和社会科学(教育学)相关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建立儿童营养素养评价标准;选择北京市城区中等规模公立小学和中学各1所,调查全体学生营养素养及其相关因素;描述学校营养教育现状特征及需求;参考国家课程标准,构建营养教育课程纲要;由营养专业人员提供核心信息,学校教师根据儿童认知特点编写适合不同学段的营养教育系列教材;在中小学进行为期一学期的校本课程试点,通过自身前后比较进行效果评价,包括课程体系及教材适用情况、儿童营养素养及健康结局改善状况、家庭/学校支持性环璄改变等。

通过本项目将构建以儿童为核心,以问题为导向、学校为主导、家庭配合实施、系统完整的营养教育课程体系;探讨基于课程的学校营养教育对儿童营养素养及健康的促进作用。项目将为营养教育地方课程甚至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促进儿童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课程的实施不仅可促进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素养的养成,还促进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培养儿童保持健康的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独立处事能力等,践行以培养完整儿童为目标的全人教育理念。

8. 互联网+儿童营养健康教育方法探索与推广应用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余涛副主任医师

项目资助金额17万元人民币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儿童生命质量及死亡率是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共同关注的问题。儿童保健工作重点之一是通过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儿童健康发展和减少疾病的发生。近年来,我们采用过多种健康教育方法如互联网+儿童营养与健康教育模式(建立“余妈妈”个人微信公众号、建立特殊疾病微信群)、落地健康教育讲座、媒体宣传等进行儿童营养与健康教育,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不同健康教育方法的对科普知识传播的差异尚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拟:1.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儿童营养与健康教育模式;2.通过互联网+儿童营养与健康教育模式和落地健康教育讲座两种方式将儿童营养与健康知识传播到四川省多个城市儿童家长以及基层儿童保健医师;3.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这两种方法的差异;4.出版科普图书1-2本。

9. 孕期胆碱摄入及其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与早产发生关系及对早产儿肠外营养疗效影响的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营养系

祝捷讲师/助理研究员

项目资助金额19万元人民币

近年来我国早产儿发生率逐年增高,早产已成为新生儿患病和死亡的首要原因。在存活的早产儿中,后遗症的发生率也较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早产儿已成为影响人口出生质量的重要因素。早产的发生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病因尚不十分清楚。新近研究显示,膳食因素与早产发生相关。胆碱作为人体必需营养素,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发育至关重要。前期研究发现,胆碱在早产产妇体内较正常足月产妇低;早产儿生后接受肠外营养后,体内胆碱水平也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但明确胆碱与早产发生的关系还需要大量人群调查支持。因此,申请者拟通过流行病学病例对照与遗传学相结合的研究设计,探究孕期胆碱摄入及遗传因素与早产发生的相关性,并评估其对早产儿肠外营养支持疗效及近远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本项目将从上海及石家庄分别配对纳入早产和正常母婴,通过半定量食物频率表法评估孕期胆碱摄入状况,运用代谢组学和营养基因组学的方法,比较早产及正常母婴体内胆碱代谢产物及其关键酶基因多态性差异;分别在早产儿接受全肠外营养支持前后观察其体内胆碱代谢变化,并结合胆碱代谢关键酶基因多态性,动态分析遗传易感因素对早产儿近远期体格及智力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全面认识胆碱与其代谢关键酶基因多态性在早产发病中的作用,而且有助于为早产高发风险的估计,探寻个性化母婴胆碱适宜摄入量,优化早产儿营养支持方案,并进一步推动优生优育提供科学依据。

10. 我国孤独症儿童不同表型的肠道菌群及免疫状态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李斐主任医师

项目资助金额19万元人民币

儿童孤独症(childhood autism)又称儿童自闭症,由美国精神科医生 Kanner1943年首次报道并命名,是一种以社会交互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及重复刻板行为和兴趣狭窄为特征的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以男性多见,多起病于婴幼儿期。近年来,全球儿童孤独症发病率呈大幅上升趋势,我国孤独症的发病率也迅速上升。孤独症患者绝对数量不断增加,带来严峻社会问题。孤独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大多数学者认为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研究发现,孤独症患者的肠道微生物发生了改变,推测益生菌对孤独症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然而,孤独症的不同表型与肠道菌群、肠道免疫之间的关系,不同的肠道症状与ASD的行为学特征之间的关系,均尚不清楚,这些未知因素使得孤独症的治疗陷入瓶颈。本研究采用临床回顾性研究与前瞻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式,随访并召回前期门诊就诊符合入组标准的孤独症患儿及新入组符合标准孤独症患儿各100例。收集患儿一般资料及临床记录相关信息;并对所有入组患儿采用WISCWPPSIGesell量表对ASD患儿进行亚分类,同时留取ASD患儿新鲜粪便,采用高通量测序对孤独症患儿的肠道菌群进行定量和定性检测,采用流式细胞术或免疫组化以及细胞因子芯片技术分别测定肠道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含量,检测孤独症患儿肠道的免疫状态,分析孤独症患儿不同表型与肠道菌群、肠道免疫及肠道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孤独症患儿的个体化干预方案,并为孤独症的营养干预提供有效的生物学依据。

11. 新疆居民膳食模式与空腹血糖受损的关系:多民族研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阿迪力·司马义主任医师

项目资助金额19万元人民币

问题现状:国际上关于膳食模式与空腹血糖受损关系的研究较少,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更为缺乏,而且研究对象上基本上是某个特定民族或者没有区分民族,没有研究膳食模式与空腹血糖受损关系在民族之间的差异。研究目的:本项目拟在新疆这样一个多民族而且膳食特点非常明显的地区,进一步探索影响空腹血糖受损的膳食模式,并研究不同民族之间这种关系的差异。研究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技术路线: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民健康体检工程(自治区政府为全疆所有居民开展免费的身体测量、血样生化检查)的基础上,选取汉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的45-75岁空腹血糖受损者各640人,再按照年龄性别匹配选取血糖完全正常的汉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各640人,形成病例组和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所有对象的社会人口学信息、生活方式和患病情况,并采用食物摄入频率表(FFQ)进行食物摄入量的调查。利用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分析膳食模式,并根据标化的食物摄入量和膳食模式评分系数给每位对象进行评分。进而分析膳食模式与空腹血糖水平和空腹血糖受损的关系,并分析民族与膳食模式对空腹血糖受损的交互作用,进一步按民族进行分层分析,研究膳食模式与空腹血糖受损之间关系在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预期结果:通过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发现影响空腹血糖水平的膳食模式特点,明确新疆地区居民糖尿病预防控制重点人群,有助于我们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适合民族特点的膳食干预策略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