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研究与宣教基金

应激血清铁下降对红细胞代谢的影响及其营养预防措施研究

项目申请者:李敏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
项目资助金额: 18.4 万元(人民币)

项目摘要:
   造成高膳食铁摄入量同时高缺铁性贫血发生率这一矛盾现象的原因还不清楚。血清铁含量下降可影响血红蛋白合成和红细胞代谢。在以往研究发现应激可以导致血清铁大幅度下降的基础上,为阐明应激铁代谢变化和红细胞代谢变化两者之间内在联系,采用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以化学染色法、原子吸收法、流式分析法、 Western blot 、 ELISA 和扫描电镜等多种手段检测应激血清铁下降对骨髓铁代谢和红细胞分化成熟,以及血液铁代谢主要调控蛋白和红细胞代谢的影响,并通过比较喂饲含不同浓度铁的膳食分析机体铁营养状况对应激血清铁下降程度以及应激后血清铁恢有无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可为防治缺铁性贫血提供新的思路,并为制定应激人群的铁膳食参考摄入量提供科学依据。
申请者简介:
   李 敏,女, 1982 年获医学学士学位, 1987 年获医学硕士学位, 1997 获医学博士学位(导 师赵法伋 教授)。毕业后主要从事应激与营养关系研究。 目前主要承担两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人参皂甙调节糖皮质激素受体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研究》②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的研究:《不同应激对脑铁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一项上海体育局的攻关课题《“强壮 1 号”剂型研究及其抗运动性疲劳的效果研究》。 2000 年以来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1 项,主编参编著作 7 本,发表论文 10 余篇。现任军队卫生学教研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军队卫生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营养学会理事、上海市食疗学会理事。

>>媒体报道<<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对人体铁状况的评价及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学研究

项目申请者:林晓明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系
项目资助金额: 19 万元(人民币)

项目摘要:
   本研究拟观察 sTfR 评价育龄女性铁状况和筛检铁缺乏的特异性与可靠性,在铁正常、铁缺乏不同阶段及医院缺铁性贫血患者 sTfR 的数值范围,在铁干预过程 sTfR 的变化,早期铁干预对降低 IDA 的效果,研究与铁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与铁缺乏关系。初筛 18-45 岁育龄女性 1300-1500 例,另从医院募集缺铁性贫血患者 50-60 例,检测铁生化指标 SF 、 ZPP 、 Hb ,依现行评价标准分为铁正常、 ID 、 IDE 、 IDA 和铁过量,测定同批血样中 sTfR ,对铁缺乏者实施铁干预 12 周,观察干预第 0 、 3 、 6 、 9 和 12 周末 sTfR 的变化。采用 PCR 技术研究与铁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与铁缺乏的关系。为在我国将 sTfR 作为评价铁状况、筛检铁缺乏的指标,建立其参考值范围,有效地降低 IDA 的患病率提供资料和科学依据 。
申请者简介:
   林晓明,女,教授。 1983 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 1989 年就读于 FAO 、北京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研究生获硕士学位,后又攻读博士学位。 1990 年至今在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实验室主任,从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人体营养以及营养与疾病的关系。 林晓明 教授从事微量营养素与铁的研究工作十几年,很早应用 sTfR 研究人群铁状况的评价和铁缺乏的筛检。曾承担“九 . 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西部开发、达能营养研究中心等多项科研项目,并两次获得国家教育部和科技部科技进步奖。
   承担并完成九五攻关项目课题《补充铁和 VA 对孕妇缺铁性贫血的影响》、《铁、 VA 对学龄前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的研究;承担和完成达能营养研究项目《血清转铁蛋白受体对铁缺乏的筛检及在铁干预过程的变化》;国际合作项目《膳食能量摄入对体脂水平的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维生素 A 介导转录因子对心脏发育调控机制研究〉;西部开发项目〈青刺果油调节血脂及抗血小板凝集作用〉等。曾经获得了《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和《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两次。

>>媒体报道<<

 

儿童营养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关系的前瞻性研究

项目申请者:姚海丽 复旦大学儿科医院
项目资助金额: 18 万元(人民币)

项目摘要:
   儿童期营养和体格发育与成年心血管病( CVD )主要危险因素的发生和聚集是否有联系,以及这种联系是否受遗传因素影响,这方面研究对 CVD 预防和干预措施制定有重要指导意义。但是,由于从出生队列建立到随访至成年,需要约 20 年时间,国内相关方面研究至今还是空白,国际上大样本长期随访的资料也非常有限。本研究将利用上海市枫林街道儿童营养和发育前瞻性研究队列,该队列基线调查完成于 1980 - 1986 年,共 3,000 多名上海市婴幼儿入选,中间随访完成于入选者 0-6 岁期间,每年随访不少于 1 次。计划 2007 年完成终期随访和 CVD 危险因素评价,拟从个体水平明确整个儿童期营养和体格发育与成年 CVD 危险因素之间的联系以及联系强度;明确环境因素与家族遗传因素之间是否存在协同作用,如果存在,是否符合相加或相乘模型,从而共同引起了 CVD 危险性增加。
申请者简介:
   姚海丽 女,现任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儿童保健科主治医师,长期从事儿童营养及相关疾病的临床及研究工作。 1992 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医学院, 2000 年获得儿科学硕士学位,研究儿童营养与免疫,期间曾参与 8 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其中曾参与一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一项美国 NIH 项目中机理研究。 2004 年由复旦大学公派至美国纽约州立大学 Baffulo 分校进修,从事维生素 A 与免疫关系的实验研究。

>>媒体报道<<

 

运用膳食平衡指数理论改善知识分子健康状况的研究

项目申请者:洪燕 天津 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项目资助金额: 15.2 万元(人民币)

项目摘要:
   心理应激严重影响我国知识分子的身心健康,改善营养状况可提高机体应激适应能力,控制疾病发生。知识分子的营养不均衡尤其是一些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较为普遍。本项目在调查分析知识分子营养与健康状况的基础上,发挥知识分子文化水平高、接受能力强的优势,通过进行心理应激与疾病的关系、以及营养素提高心理应激适应能力、改善健康状况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知识分子对心理应激危害性,以及平衡膳食和合理营养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指导知识分子了解《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内容,建立膳食平衡指数的概念并学习和实践其方法,以便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科学调配膳食营养,进而达到提高机体应激适应能力及预防相关疾病之目的。
申请者简介:
   洪燕 女,副研究员。 1991 年毕业于天津医学院卫生系,获学士学位, 1999. 在天津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获医学硕士学位, 1999 起在天津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 2004 年 9 月任天津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2002 年 1 月至 2004 年 8 月在美国阿拉巴马州阿拉巴马大学病理系作访问学者。

>>媒体报道<<


铁缺乏对学龄儿童行为和情绪控制的影响及补铁对其改善作用

项目申请者:常素英 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
项目资助金额: 14 万元(人民币)

项目摘要:
   由于我国膳食中植物性食物的比例偏高,缺铁性贫血是一个长期存在于儿童妇女以至于全人群的营养问题。 2002 年第四次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结果,我国学龄前儿童的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在 20% 以上。缺铁性贫血不仅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而且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
   心理病理学研究表明,多动、冲动性儿童表现出认知执行控制缺陷,而认知神经科学的相关研究已经证明,执行控制能力与个体前额叶功能发展密切相关。铁的缺乏影响到儿童前额叶的发育。因此,我们有理由假设,铁的缺乏与儿童认知执行控制发展之间的关系。假设铁的缺乏是儿童认知和行为控制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我们通过给贫血儿童补充铁剂的方法对贫血儿童进行干预,观察儿童缺铁性贫血改善后其控制能力是否能够改善,这样的研究在国内外还未见报道。
   本项目的研究目的是探索学龄前正常儿童和贫血儿童行为控制和情绪控制的差别, 并研究贫血儿童补铁 3 个月后这些方面表现的改善,进一步阐明贫血不仅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同时贫血还影响儿童的行为控制,情绪控制等社会性发展。为我国政府制定铁营养政策提供依据,为社会动员和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信息。
   本研究利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贫血高发的河北省贫困农村抽取 520 名 3-5 岁儿童。测量儿童的血红蛋白和铁蛋白。血红蛋白低于正常标准者诊断为贫血。血红蛋白和铁蛋白都正常者诊断为“正常”。所有诊断为贫血的儿童(大约 70-100 名)作为补铁干预组,选取年龄性别相同,母亲文化程度相同的正常儿童(大约 70-100 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进行行为控制和情绪控制的心理学测查。随后进行 3 个月的干预。干预组儿童补充 NaFeEDTA 每天 5mg, 对照组儿童补充安慰剂 , 干预 3 个月后,测量两组儿童的血红蛋白,铁蛋白,同时对两组儿童再次进行行为控制和情绪控制的心理学测查。
   本研究预期结果为贫血儿童在行为控制、情绪控制等方面差于正常儿童,经补充铁剂干预后,贫血儿童的血红蛋白值及血清铁蛋白值达到正常范围之内,其行为控制、情绪控制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改善。
申请者简介:
   常素英,硕士,副研究员。 1990 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系,获医学学士学位, 1995 年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 1995 年 -2001 年,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工作。期间她作为项目的主要工作人员参加了“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中国食物与营养监测”等课题。 1996 年晋升为助理研究员。 2001 年晋升为副研究员。 2001 年 -2002 年,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营养项目顾问,主要负责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的项目的技术指导和管理。同时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撰写报告:九十年代中国儿童生长发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2002 . 8-2003 年初,卫生部疾控司慢病处,协助营养相关项目的管理。 2003 年 - 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技处,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主任助理。 作为项目的协调人及研究者参与的课题有:全球营养改善联盟资助的利用铁酱油预防缺铁性贫血项目, 国际生命科学学会资助的强化辅助食品对 4-24 月龄儿童智力及生长发育益处的追踪研究, 中国食物与营养监测等。同时协调并参与我国 7 岁以下儿童超重和肥胖筛查标准的研究。常素英同志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儿童营养和食物强化。期间,发表相关论文 20 余篇


钙摄入对肥胖及肥胖相关慢性病的干预研究

项目申请者:孙长颢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项目资助金额: 19 万元(人民币)

项目摘要:
   近年来,膳食钙摄入与肥胖和肥胖相关慢性疾病关系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但主要为动物实验和体外研究。人群调查主要来源于对营养调查的数据分析,尚需人群干预研究来验证。本课题拟通过对我国居民膳食钙摄入水平,机体钙营养状况研究,阐述钙摄入水平与体重指数、体脂、胰岛素敏感指数、血脂、血压之间的关系。通过人群干预试验,探讨补充不同膳食钙水平对控制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血脂紊乱和血压的作用。通过本研究一方面为我国居民合理膳食提供科学指导,另一方面为我国修订推荐膳食钙供给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申请者简介:
   孙长颢,男,现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8 年被授予“卫生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1998 年被黑龙江省政府授予“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 1999 年作为“有突出成绩的青年科学家”被“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年鉴”收录。 2000 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七界青年教师奖”。 1998 年、 2000 年分别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1 年 3 月至 2001 年 6 月到美国 University of Texas 访问。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营养学会理事 (2000.10) ,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教育分会副主任委员 (2002) ;中国营养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1998.10) ,中华医学会卫生学分会常务委员 (2001.11) ,黑龙江省营养学会常务理事 (1999.5)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委 (1999.11) ,《中华新医学杂志》常务编委 (2000.11) ,《中国公共卫生学杂志》编委 (2002.1) ,《国外医学卫生学学分册》编委( 2003.6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铅防治问题研究组,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中心铅防委学术顾问 (2001.12) 。到目前为止,已完成 2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 1 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现正承担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共发表论文 48 篇,出版著作 8 部,其中主编 5 部,副主编 1 部,参编 2 部。起草的《国人肥胖基因多态性研究》已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列为十五重点项目。

>>媒体报道<<


血糖指数 / 血糖负荷为基础的营养干预对妊娠糖尿病的影响

项目申请者:马方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
项目资助金额: 16 万元(人民币)

项目摘要: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全民膳食模式的改变,导致我国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已经达到 3 %- 5 %,科学的营养干预是妊娠糖尿病最基础的治疗手段。本研究旨在通过血糖指数/血糖负荷为基础进行营养管理,力求改善患者的知、信、行,配合血糖检测最终达到改善妊娠糖尿病预后的目标,最终建立科学防治妊娠糖尿病的模式,在全国进行推广。与妇产科、检验科、内分泌科协作,收集病例并分为食品交换份、血糖指数/血糖负荷干预组以及未能或不自愿接受营养干预者为对照组各 50 名,通过营养宣教及行为的改善对妊娠糖尿病的临床结局产生影响。
申请者简介:
   马方,男, 1987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专业 ( 六年制 ) ,获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工作至今。 1995 年起现任营养科主任,副主任营养师,中央保健局专家,北京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临床营养专业委员,北京卫校教学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烹饪协会营养执委。

>>媒体报道<<


我国居民膳食类胡萝卜素摄入量的研究

项目申请者:赵显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项目资助金额: 16 万元(人民币)

项目摘要:
   类胡萝卜素是不仅可以作为维生素 A 前体在人体内转化成为视黄醇,表现维生素 A 活性,并且具有独特的抗氧化等生物学、营养学作用。美国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食物类胡萝卜素数据库,但我国尚缺乏完整的食物类胡萝卜素成份数据,无法根据我国特有的膳食资源计算居民的膳食类胡萝卜素摄入情况。本研究将利用 HPLC 技术完善食物类胡萝卜素各组分的分析方法,测定我国典型食物的类胡萝卜素各组分含量,建立我国膳食类胡萝卜素数据库,并利用所建立的食物类胡萝卜素数据库结合营养调查数据库计算我国居民的膳食类胡萝卜素摄入情况。我国膳食类胡萝卜素数据库的建立,对于估算居民膳食类胡萝卜素摄入情况,指导居民膳食和营养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的结果将首次形成具有中国特点的食物类胡萝卜素成分数据库,首次对我国居民的类胡萝卜素膳食营养状况进行评价。本研究的结果将为食物生产开发、营养学研究、健康指导和营养政策的制定提供基础资料。
申请者简介:
  
赵显峰,男,硕士,副研究员。 1989 年至 1994 年在北京医科大学学习,获医学学士学位。同年就职于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先后任实习研研究员、助理研究员。 1998 年至 2002 又在协和医科大学学习,获医学硕士学位。从 2003 年起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研究员。还曾作为访问学者于 2003 年至 2004 在美国 Tufts 大学人类老年营养研究中心留学。
   曾经参与和承担的课题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3 项:
       牛磺酸延缓衰老机制的研究(结题);
       钙、铁、锌的相互作用与动物生长发育关系的研究(结题);
       β - 胡萝卜素转化维生素 A 效率的研究(在研)
    国家八五攻关课题 1 项:
       孕妇营养与新生儿、婴幼儿生长发育关系的研究(结题)
    国家九五攻关课题 1 项:
       营养因素对胎儿及儿童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结题,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国际合作课题 5 项:
       去植酸豆奶对儿童钙、铁、锌吸收利用率的影响及长期补充效果观察的研究(结题);
       深绿色蔬菜摄入对儿童体内维生素 A 储存的影响(结题);
       β - 胡萝卜素在中国老年人体内转化维生素 A 效率的研究(结题);
       类胡萝卜素补充对老年女性体内氧化 / 抗氧化水平的影响(在研);
       螺旋藻中类胡萝卜素的维生素 A 转化效率(在研)

   获得奖励: 2002 年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媒体报道<<


补充维生素 A 、维生素 E 和锌对预防和改善 PADMA 的研究

项目申请者:冯磊 浙江大学医学院
项目资助金额: 9 万元(人民币)

项目摘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 , 中老年人口的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 , 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 , 对中老年男子健康和生活质量问题的研究已经提到日程上来 , PADAM 作为影响中老年男子健康的一种综合征 ,  目前国内外多采用睾酮补充治疗,但是雄激素补充治疗引起的红细胞增多、前列腺增生症以及前列癌的潜在影响也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影响雄激素补充治疗的临床应用。一些研究发现,许多营养素与人体的生殖功能、精子生成、雄激素合成与分泌都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维生素 A 、维生素 C 、维生素 E 、微量元素锌和硒。本课题通过补充相关营养素维生素 A 、维生素 E 、微量元素锌,预防和改善 PADMA ,降低睾酮给药量,减少其副作用。
   根据中国中、老年男子部分性雄激素缺乏综合症诊断、治疗和监测的基本原则来确定实验人群。将 PADMA 的 200 名病人分 4 组,各组 50 人:对照组、单纯补充 TST 治疗组、单纯补充微量营养素治疗组、混合补充( TST 和微量营养素)治疗组。干预实验为期 9 个月,每 3 个月观察各组雄激素水平、维生素 A 、维生素 E 、维生素 C 、锌的改变及症状的变化。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评价。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了解与 PADMA 病密切相关的微量营养素;完成 PADMA 病人微量营养素的人体补充实验,并就其干预效果进行评价; 制定出符合 PADMA 患者营养特点的微量营养素补充方案。
   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是比较少,本课题的研究将为利用补充相关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来预防和和改善 PADMA 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申请者简介:
   冯磊,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博士。 1983 年 6 月毕业于原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 1987 ~ 1991 在职攻读浙江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专业,获生物化学硕士学位; 1992 ~ 1996 在职攻读浙江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进行分子营养学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了“茶多酚对 CYP 1A 1 基因转录和 CYP 1A 1 mRNA 水平的影响(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N- 乙酰氨基甘露糖的生产开发(浙江省科技厅)”、“神经氨酸酶法生产的研究(浙江省科技厅)”、“羊栖菜抗肿瘤机制的研究(浙江省教委)”、“仙草多糖抗肿瘤机制的研究(浙江省卫生厅)”、“茶叶多糖降血脂作用的研究(浙江省卫生厅)”和横向课题 20 余项;参与了“低氧化和抗氧化调变 NQO1ARE 介导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4 项。“金针菇营养价值的评估”、“膳食因素降血压作用”、“ 32p 后标记法检测致癌物 DNA 加成物技术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和“茶多酚抑癌作用的分子机理研究”分别获省卫生厅 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或三等奖,后 2 项还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优秀奖。目前的研究兴趣为分子营养学,掌握了细胞培养、基因 / 蛋白质操作技术等一系列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实验技能。

>>媒体报道<<


儿童早期营养不良对其以后生长发育、智力发育的前瞻性研究

项目申请者:王素芳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
项目资助金额: 10.5 万元(人民币)

项目摘要:
   2004 年春天,在安徽阜阳农村有两百多名婴儿因食用“空壳奶粉”而发生营养不良,为了解这些受害儿童后来的生长发育、智力发育情况,并探讨儿童早期营养不良对其以后生长发育、智力发育的影响,拟采用 1 : 1 配对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根据 2004 年 9-10 月摸底调查的资料, 拟选取因食用“空壳奶粉”而发生营养不良的 229 名儿童作为暴露组,按照同性别、年龄相差不超过 2 个月、家庭情况相似,在同村或邻村选取母乳喂养超过 6 个月发育正常的 229 名儿童作为非暴露组。预计在 2006 年 4 ~ 5 月份,即"空壳奶粉"事件发生 2 年后,采用双盲法调查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儿童的生长发育、智力发育情况,比较两组儿童的生长、智力发育有无统计学差别,并与标准比较,从而发现儿童在婴儿期因食用“空壳奶粉”而发生营养不良对其 2 ~ 3 岁时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的影响。
申请者简介:
   王素芳 , 女,副教授,安徽省营养学会和安徽省预防医学会理事。 1994 年获安 徽医科大学医学学士学位,到安徽省阜阳市工作一年, 1995 年就读研究生, 1998 年获安 徽医科大学医学 硕士学位,后到安医大公卫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从事一线教学和科研工作至今,科研态度严谨,发表论文、论著多篇。近 5 年作为负责人主持的课题有:①安徽医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医科大学生营养知识、膳食结构及饮食行为的现况调查;②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基金:“苔干的营养成分含量及其对血脂的调节作用”③安徽医科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医学院校开办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研究。在 高永清 教授中标的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达能营养研究与宣教基金课题:“在幼儿园开展营养教育的研究”中,本人具体参与了调查表的设计、现场调查、实验指标的测定、资料的分析、撰写论文等。

>>媒体报道<<


新疆糖尿病高、低发民族膳食行为调查及其特色食品 GI 测定和应用研究

项目申请者:张月明 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项目资助金额: 16.9 万元(人民币)

项目摘要:
   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是占新疆人口数最多的两个少数民族,其世居相对独立与隔离。疾病谱特征显示维族、哈族 2 型糖尿病分别为高发( 9.73 ± 3.18/ 万人)与低发 (1.29 ± 0.67/ 万人 ) ,对这两民族进行膳食行为调查,了解其各自主要食物的消费情况、饮食习惯、膳食供能及三大产热营养素所占热能比;测定其特色食品 GI 值、计算 GL 值,同时测定与糖尿病相关的生化指标,定量评价饮食因素,揭示糖尿病发病中民族间差异与膳食行为的关系,并建立少数民族食品 GI 数据库和适宜 GL 膳食模式。同时对目标人群开展以 GI 认知、实践及功效评估为核心的营养宣教,为膳食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模式。
申请者简介:
   张月明,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2 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1995 年~ 2004 年获优秀专家特殊津贴。主要从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与科研工作,曾主持完成各级科研课题 10 余项。 60 年代积累了新疆各民族不同生活方式与疾病谱差异的科学数据, 70 年代从事探索哈萨克族牧民特高发疾病“食管癌”、“高血压”、“冠心病”的营养学病因研究。 80 年代开始研究新疆肿瘤流行病学与病因学,绘制出了新疆恶性肿瘤分布图。 90 年代以来,又启动了维吾尔族特高发的 2 型糖尿病的营养病因研究。 21 世纪初,深入到该病与遗传因素的相关研究。 1985 年主持创建了营养、食品与肿瘤研究室, 1986 年创建新疆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硕士点,目前已经培养硕士 26 名,博士 4 名。

>>媒体报道<<


藏族与汉族老年人饮食行为的差异及对健康的影响

项目申请者:达瓦 西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项目资助金额: 18 万元(人民币)

项目摘要:
   老年人饮食行为对健康的影响正日益受到广大营养工作者的关注,但是国内只有为数不多的相关研究,而且大多数停留在对“饮食行为的影响因素 " 本身的研究阶段,而在对健康的影响方面则报道甚少。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居住在西藏地区的藏族老人和汉族老人及居住在汉族地区的汉族老人的饮食行为及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以了解老年人的饮食行为现状;影响老年人饮食行为的主要因素;通过移民流行病学的方法研究分析居住在不同地区,分属不同民族的老年人饮食行为的差异及其对健康的影响。为改善老年人的营养及健康状况和实现健康老龄化提供科学依据。

申请者简介:
   达瓦,大专学历。 1980 年至 1990 年工作与西藏山南卫生防疫站,从事流行病学研究工作。 1991 年至现在就职于西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事流行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工作。
   西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拥有较强的科研力量和丰富的人群调查经验,科研条件比较完善。曾经参与过 2002 年全国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导的“我国老年人饮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的从事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主要合作者杨正雄,工作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多年从事营养与流行病学研究,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现场调查经验,曾经参与过的课题有: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强化赖氨酸面粉对人群营养及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中老年型营养补充剂干预实验、我国老年人饮食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我国老年人领域的问题和对策建议、展览路街道居民慢性病社区干预课题等,并在其中多项课题担任现场负责人及主要研究人员。


孕妇铁营养状况对细胞抗氧化能力及DNA 损伤影响的研究

项目申请者:孙永叶 青岛大学医学院营养研究所
项目资助金额: 10 万元(人民币)

项目摘要: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其在组织呼吸、生物氧化等过程中对孕妇的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起着重要作用。然而铁缺乏和过量均可能引起机体氧化应激增强,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不良妊娠结局。本研究根据血红蛋白和血清铁蛋白( SF )水平确定孕妇铁的不同营养状况,拟在 12 ~ 24 周健康孕妇中随机抽取 Hb 值分别为 < 90g /L , 90 ~ 105g/L, 110 ~ 130g/L 和 Hb ≥ 130g /L 共 4 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每组 60 人,并要求前两组 SF<12 μ g/L 和后两组 SF ≧ 20 μ g/L 。在获得知情同意后,采集受试者适量(约 5ml )静脉血和尿液,检测血浆中 Hb 、血清铁、铁蛋白及总铁结合力等指标,评价机体铁的营养状况;分析红细胞膜 SOD 、 GSH-Px 、 MDA 和 LPO 活性和水平,了解细胞抗氧化能力;测定细胞膜的流动性、 Na+-K+-ATP 酶活性及 DNA 损伤情况,了解机体在铁不同营养状况下细胞的功能以及其与机体细胞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为指导孕妇合理补铁,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及改善母子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申请者简介:
   孙永叶,女,从 2003 年至今就职于青岛大学医学院营养研究所任助教 / 讲师。
   1995 年至 2000 年就读于青岛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获学士学位。 2000 年至 2003 年就读于青岛大学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获硕士学位。目前承担青岛大学科研基金一项,并参与了本室主持的“不同剂量β - 胡萝卜素抗氧化活性的分子生物学效应研究”,“补充维生素 A 、维生素 B2 和铁对中国孕期贫血妇女的影响”等研究,在抗氧化、细胞功能及 DNA 损伤研究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为完成该课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本项目中负责总体设计,现场组织实施及质量控制。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