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能营养中心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张胜年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 200335

文章编号:1000-8020(2002)S0-0001-03
中图分类号:R195.4 R181.3 文献标识码:A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以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以及骨骼关节疾病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迁延性、无自愈和极少治愈、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随着上海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尽管居民的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但由于人口老龄化以及环境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慢性病的发生呈现上升趋势,给居民健康和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因此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迫在眉睫。

1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特征

1.1 主要健康指标和慢性病流行现状

1.1.1 上海市居民死亡率和主要死因顺位变化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进步,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上海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不断上升,死亡率不断下降。 到2000年,居民平均期望寿命已增长到78.77岁(男性76.71岁,女性80.81岁),赶上了发达国家。全死因粗死亡率自50年代至60年代明显下降,但之后出现上升趋势。标化死亡率在过去半个世纪呈持续下降趋势。

  从前10位居民主要死因的顺位变化, 可看出传染性疾病由1952年占全死因的第1位,下降到2000年的第8位。相反,以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营养代谢性疾病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损伤中毒的死亡顺位在不断提高。到2000年,前3位死因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已占总死亡的75.33%。

1.1.2 慢病发病和死亡情况 上海市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呈上升趋势。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30年间,本市市区居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男性增长37.00%,女性上升了44.76%。最常见的癌症男性前5位分别是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女性前5位分别是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胃癌和肝癌。目前,在30到60岁的劳动人口中,恶性肿瘤是第一位死亡原因。在此期间,各种恶性肿瘤变化各有不同。男性肺癌、结(直)肠癌上升明显,而胃癌、食管癌和肝癌下降明显;女性乳腺癌、大肠癌和肺癌明显增多,而宫颈癌和食管癌明显减少。

  据监测资料显示,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在解放后的50多年中上升了211.18%,脑卒中、冠心病的发病亦呈上升趋势。上海市高血压患病率也呈加速增长趋势,同20世纪50年代相比,90年代高血压患病率上升了一倍,至90年代中期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已达到15%。

1.1.3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潜在寿命损失与疾病负担 根据死亡资料进行估算,在过去的10年中,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潜在寿命损失呈增加之势,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伤残调整生命年损失也呈增加之势。1996年上海市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和糖尿病造成的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损失分别占总损失的17.61%、9.87%、7.30%、6.73%和2.90%,总计达44.41%。

1.2 主要危险因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解放以来,上海市居民生活水平、居住生活条件显著进步,大气、水质等环境质量提高,一些严重的职业暴露基本得到控制。但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加速,人口密度增加,慢性病密切相关的环境危险因素控制难度将会不断提高,一些新的环境危险因素也会层出不穷。   除了环境、遗传因素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还与行为危险因素有密切关系。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现代化水平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在近几十年里发生了重大变化,居民中与慢病相关的行为危险因素的分布和流行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从上海近几年调查的数据看,成年男性的吸烟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青少年吸烟率有递增的势头。同时初始吸烟年龄近几年有低龄化的趋势,尽管其降低的速度不是很快,但这种持续变化趋势也反映了吸烟者在向低龄化方向发展。近几年上海市民对被动吸烟有害健康的认识有了提高,但许多被动吸烟者对自己的权利还不了解,被动吸烟的问题仍不容乐观。   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营养水平全面提高。但膳食结构中仍存在不合理状况,营养过剩与营养不足并存。上海居民膳食中有部分营养素摄入不足,主要表现在钙、锌、视黄醇当量、维生素B2的缺乏;从居民膳食能量结构来看,脂肪所占比例超过理想比30%的上限;从居民膳食构成来看,谷类、蔬菜摄入量偏低,动物性食品摄入略偏高。

  缺乏体育锻炼,生活中以静坐时间在5小时以上的人占58.2%,7小时以上的人占33.8%。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比例为64.7%,其中只有20.8%的人达到了体育人口(每周活动频度3次及3次以上,每次30分钟及以上,中等强度以上的体育锻炼)的标准,而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也达到了35.3%。由此可见,上海市市民静坐生活方式较严重;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仍然较少,尤其是成年在职的市民体锻状况较差。

2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对策

  2000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在全国率先颁布了《上海市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长期规划(2001年-2015年)》,提出了本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的总体目标和行动措施。明确了慢病防治策略,采取以政策、环境、行为等多方面改进为目标的综合措施,形成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综合预防控制格局;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消除或减少环境和行为危险因素为根本措施,推行以重点人群和重点疾病为先导的人群防制策略,初始预防和一、二、三级预防并重,生物医学防治和健康促进并重,积极治疗病人,预防并发症、减少残障;推动以健康教育为手段、政策和环境改良为必要措施、健康行为形成为重要目标的健康促进策略。主要措施:

2.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责任

  上海市成立了市政府领导下、各相关委办局参加的多部门合作和协调组织-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明确了各委办局实施《慢病规划》的职责,并建立了例会制度。做到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全面推行慢病综合防治的各项措施。各区县也相继成立区县级的慢性病预防控制政府协调机构。

  各级政府都把慢性病防治工作列入工作日程,了解慢病形势及其社会经济影响,在制定本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时,将慢性病防治工作列为必要内容。

2.2 制定和实施慢病防治优先项目

  根据实际情况,区分预防和控制工作的轻重缓急。确定优先预防和控制疾病项目的评判尺度是:此种疾病的危害是否已达到一定范围;疾病负担或社会经济损失程度是否严重;未来趋势如何发展;现行经济和技术水平是否可行;社会需求程度怎样。按照上述原则,确立本市的优先项目。目前已制定并着手实施的优先项目有“高血压社区防治”、“癌症早期发现”、“糖尿病社区防治”、“控制烟草”、“合理营养”和“晚期肿瘤姑息治疗”等项目。

2.3 调整完善机构,加强人员培训

  到2000年,上海市19个区县相继成立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立了慢性病预防专业科室,随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能转变,慢病防治已纳入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或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内容,以社区为基础的上海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的三级网络初步形成。各级防治机构慢病防治的工作规范和相应的技术规范正在逐步制定和完善。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慢性病防治队伍是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关键,全市重点开展人员的培训工作,培养了一批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的社区防治工作、社会活动、健康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形成层次合理,专业全面的慢性病防治梯队。充分利用本市人才优势,成立了慢性病防治专家系统和慢病防治专题组,以提高慢性病防治决策、科研和培训的水平。建立了疾控中心临床、科研基地,充分体现“防制研结合”的原则。

  为使慢性病防制工作有目标、有重点,掌握慢性病在人群中的流行现况及其趋势,本市建立了慢性病预防和控制的信息系统,开展了全市肿瘤登记报告、全市死亡登记报告、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开展了行为危险因素监测(青少年)、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和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建立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制定了全市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目前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示范点24个。

2.4 出台相关政策和标准,保障慢病防治措施的实施

  本市相继出台了上海市恶性肿瘤报告办法、在本市一级医疗机构开展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量血压工作、上海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办法(试行)、上海市全民健身条例等管理办法和规范性文件,制定和正在制定市、区县、社区三级疾病防治机构的疾病预防控制规范、工厂疾病综合防治指南、社区开展控制静坐方式健康促进实施方案、临床戒烟指南和健康促进学校、企业、医院和社区的评定标准等,为“慢病规划”实施提供业务指导。 2.5 进行分类指导,实施干预措施,广泛宣传教育

  慢性病的预防应当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要针对不同类型的人群,开展分类指导,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要控制环境和行为危险因素,及时发现高危人群,加强医学监护。

  针对吸烟、高血压、不合理饮食和静坐习惯等不良生活方式,开展了一系列的干预措施,使公众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掌握形成健康行为的技能。   本市充分利用覆盖面广,群众喜闻乐见的广播、电视、报刊和因特网等媒体,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坚持经常性和每年一度宣传日(周)的集中宣传相结合,做好每年肿瘤宣传周、世界无烟日、全国高血压宣传日暨上海市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宣传周、世界糖尿病日宣传活动。

  探索有价值的慢性病高危人群筛选方法,实施对高危人群的分级管理,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病人的管理和病情控制,减少并发症。开展全市一级医院35岁以上患者首诊测量血压和社区高血压患者三级管理;开展“四癌”早发现和社区肿瘤患者照顾、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开展社区糖尿病预防和控制,探索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模式及社区糖尿病并发症预防策略。

作者简介:张胜年,研究员,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