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t and estrogen status: The cruciferous connection |
雌二醇(E2)是卵巢分泌的重要雌激素,其活性最强,是维持机体健康的类固醇激素,但长期接触该物质具有潜在致癌危险。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摄取含植物性雌激素的大豆和亚麻籽,它们可以发挥微弱的雌激素作用,但无致癌危险性。另一种解决办法就是食用十字花科蔬菜(如,卷心菜、抱子甘兰、西兰花(绿菜花)和菜花等),这类蔬菜含有可以调节E2代谢的植物性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或其转化形式可使体内E2及其代谢物更趋平衡,降低癌症发生的危险性。 很久以前,人们就已把十字花科植物作为药物使用,它对痛风、腹泻、胃部不适、失听等有较好疗效。近代科学研究发现十字花科蔬菜对黄曲霉素B1(卷心菜)和7,12-二甲基苯(a)蒽(菜花)的致癌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1983年至今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长期摄入该类蔬菜可明显降低肺癌、胃癌、结肠癌的发病率。 十字花科蔬菜中发挥作用的是硫代葡糖碱(glucosinolates),该物质是十字花科蔬菜中特有的芳香族化合物,它赋予蔬菜特有的气味。至今在不同的蔬菜中已发现有1000多种硫代葡糖碱。这种化合物被葡糖硫苷酶水解后可转化成吲哚、二吲哚甲烷(DIM)、吲哚-3-原醇(I3C)、苯乙异硫氰酸酯(PEITC)和菜菔硫烷(SR)等活性物质。硫代葡糖碱的水解产物具有酶调节作用。研究表明I3C和DIM能够改变致癌物的代谢过程,具有预防自发型和诱发型癌症的作用。摄入纯天然蔬菜或人工合成化合物均可使机体达到“抗癌”状态,使已知致癌物不再具有致癌作用。 十字花科蔬菜、硫代葡糖碱及其水解产物,可通过影响机体解毒酶活性,在体内发挥保护作用。众所周知机体解毒酶被分为两相,I相酶主要功能是羟化或加氧,生成水溶性物质;II相酶是促进化合物与大分子(如葡萄糖苷酸)结合利于排泄。这两种酶对植物性化合物、致癌物以及类固醇激素的代谢作用是一致的。因此,植物性化合物可通过调节或竞争同一代谢酶来达到影响体内雌激素水平的目的。 PEITC可抑制I相酶活性,诱导II相酶的结合反应,并可使致癌物进入II相反应从而促进其清除。但SR只能升高体内II相酶水平而不影响I相酶活性。已有研究证实该物质对DMBA诱导的乳腺癌有预防作用。I3C和DIM则可以调节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从而影响致癌物的代谢,并可显著增加二羟基雌激素生成,因此,可使体内2-OHE1,2-OHE2水平升高,通过竞争机制使16-OHE1的生成减少,后者具有雌激素活性,并可诱导DNA损伤。2-OH∶16-OH比值被认为是乳腺癌的生物标记物,16-OH代谢物的增加与疾病发生有密切关系。DIM是雌激素2-羟基酶的诱导物,可以使体内2-OH雌酮(2-OH1)和2-OH雌二醇(2-OH2)含量增加,因此具有防癌作用。大量的人体试验已证实了十字花科及其活性产物可能具有预防癌症的作用。至于十字花科蔬菜或DIM、I3C抗癌的细胞学机制,目前主要集中在上述物质对细胞内芳香烃受体(AhR)以及细胞程序性死亡(PCD)的影响两方面。结果表明I3C或DIM是AhR的抑制剂,但可以促进乳腺癌细胞的PCD发生。 PCD对于维持上皮细胞的正常状态十分重要,它受很多因素调节,E2就是基中重要的一个。E2可以表现出“抗凋亡”作用,从而促进细胞生长。但E2的代谢物2-甲氧基雌二醇(2-ME2)可以促进PCD的发生,PEITC、DIM、SR等也具有这方面的作用,其中DIM诱导PCD可能与其促进体内2-ME2生成有关,PEITC的促PCD作用与增强氧化应激过程有关。 在十字花科蔬菜与机体雌激素状态方面,仍存在一些尚待深入研究之处。如,每天摄入多少蔬菜才能在体内达到有效剂量,才能影响体内雌激素的代谢;作为I相和II相酶的诱导剂或抑制剂,PEITC在理论上也会阻止维生素的正常代谢和胆汁酸的排泄,这是否会影响人体健康;16-OHE1和4-OHE1是潜在致癌物,十字花科蔬菜对这两种物质的影响及其程度如何等,都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证实。 综上所述,由于十字花科植物及其化合物可影响雌激素代谢,因此它们对激素敏感性疾病(如,乳腺癌)可能具有保护作用。摄入这类蔬菜可使雌激素水平维持在最佳的“激素平衡”状态;因此,对于维持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刘兆平摘译,原著Michael A. Zeligs. J Medicinal Food, 1998; 1(2):67-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