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厅

Nutritional treating to 20 obesity patients and analysis on the result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 100730 李凤英 刘燕萍 于康

  摘要:为探讨肥胖病人的营养治疗方法,对20例实际体重(平均100.9?11.9Kg)超过理想体重30.7%--92.0%(平均56.5%)的患者,采用低热量、低脂肪和高蛋白的营养治疗:结果:每日热能、脂肪和碳水化物摄入量减少。优质蛋白占总蛋白比例由25%提高到69%。体重明显下降,(P<0.001)超过理想体重百分比下降10.3%。腹围平均减少8cm。(P<0.001),一般症状有所改善。另有5例空腹血糖高的病人,在未用任何降糖药物的情况下,营养治疗后血糖由151.6mg%?21.3mg%降至106.8mg%?16.8mg%, 结论 调整饮食结构,合理控制饮食,对减轻病人体重、降低血糖和改善肥胖病人临床症状有肯定疗效。

  关键词 肥胖 减肥 营养治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病人有不断增加的趋势。然而肥胖可引起许多疾病如:高血压、痛风、糖尿病、胆石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等。除在临床上积极治疗肥胖引起的并发症外,最根本的是减轻病人体重。我们采用低热量、低脂肪和高蛋白的饮食治疗,使20例肥胖病人体重和腹围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空腹血糖明显下降,临床症状改善。

对 象 和 方 法

一、治疗对象:
  1998年9月北京协和医院内科门诊就诊的肥胖病人20例,均为男性。年龄24岁-63岁,平均年龄为45.1?17.6岁。治疗天数平均为17.3?15.1天。
二、临床资料:
  20例肥胖病人实际体重超过理想体重30.7%--92.0%,平均为59.3%,入睡后出现憋气、晨起后头晕、疲乏、嗜睡和注意力下降等。空腹血糖高于正常的5例占25%。心电图不正常的10例占50%,全部病人为高血压。
三:营养治疗目的与方法:
  以减轻体重为目的,采用低热量、低脂肪和高蛋白的饮食治疗,每人每天按每公斤体重给予热量20Kcal--25Kcal、蛋白质1.5g--2.0g。并选用生理高的优质蛋白质。脂肪每天30g-40g。食盐3g-4g。理想体重按Broca改良公式计算,即:理想体重(kg)=[身高(cm)-100]X0.9。并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减少热能的摄入,以减少因突然减食而造成的心慌、出虚汗等低血糖症状。同时鼓励病人多运动,使病人充分了解肥胖可能给身体带来的危害和科学的减肥方法,以取得病人的密切配合。
四、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营养素摄入量见附表1。体重、腹围和空腹血糖的变化见附表2。采用24小时回顾法调查治疗前每日营养素摄入量,计算治疗后每日营养素摄入量。

  作者单位: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

结 果

  20例病人治疗前后营养素摄入量见附表1:
  附表1:治疗前、治疗后每日营养素、热量分配及优质蛋白占总蛋白比例的变化



   注:参考值为中国营养学会1988年10月修订的《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
  
  附表2:治疗前后体重、腹围和空腹血糖的变化



讨 论

1、肥胖与糖尿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的发生率日趋增加,而且伴有许多并发症而影响身体健康,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其重要原因是热能摄入过多和饮食结构不合理。肥胖病人体内同时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而使糖代谢发生紊乱。1998年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2.50%。同时发现高热量、高脂肪饮食与糖尿病密切相关,由此可见,调节饮食结构和加强体力活动,以减轻体重和减低体内对胰岛素的抵抗,[1]能够帮助多数病人稳定控制血糖。
2、肥胖的营养治疗:
  合理调整饮食中碳水化物和蛋白质比例,减少饮食中脂肪摄入可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生率。另有研究证实,膳食中碳水化物和蛋白质的不同比例对健康成人男子血糖水平的影响是不同的,高碳水化物能诱发较高的血糖水平,但不能持久,而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迅速下降,至餐后4小时血糖水平可降至正常空腹血糖水平以下。而高蛋白膳食1-2小时后可使血糖水平下降,但2小时开始回升,至餐后4小时明显高于空腹水平。[2]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20例肥胖病人热能、脂肪和碳水化物摄入量过高,且三大营养素比例失调,其中热能摄入高出正常人的2倍。蛋白质仅占总热量的9%。而脂肪摄入为195克,占热能百分比高达40%。饮食结构极不合理。据此,我们采用低热量、低脂肪、低盐和高蛋白的平衡膳食,减少热能和脂肪的摄入量,提高蛋白尤其是优质蛋白的比例。并遵循循序渐进的治疗原则,逐渐降低病人体重,防止因减体重过快而使病人出现头晕、心慌等低血糖反应。从附表1可以看出,热能、脂肪和碳水化物的摄入量明显下降,而蛋白质的比例由9%提高到25%,可见膳食结构合理,且符合减体重的饮食原则。另外,从附表2可以看出体重、腹围和空腹血糖较治疗前明显减少。经统计学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同时憋气、头晕、疲乏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这充分说明对肥胖病人进行营养干预是成功和有效的。
  在治疗肥胖的同时对病人进行营养教育和适当增加活动量,也是营养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

参 考 文 献

  1.迟家敏 孙美珍,肥胖症病人的高胰岛素血症与内科疾病,中华内科杂志,1993,32(10)663
  2.余红,膳食中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不同比例对健康成人男子血糖水平的影响,营养学报1988,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