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将时间追溯到几百万年前,从猿人的出现,饮食就与人类的发展密不可分。随着自然条件与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变、人类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膳食结构也在不断地演变,大体上经历了五次变革。第一次变革:旧石器时代火的利用,人类的食物由生变熟,食物的范围显著扩大。第二次变革:新石器时代,随着农业的起源,食物有了较稳定的来源,食品加工技术也有所发展,但是可利用的资源有限,容易发生营养缺乏病。第三次变革:16、17世纪,随着世界范围内作物和家畜的大交流,食品资源大幅度增加。第四次变革:进入18世纪,膳食中动物性食物比例逐渐增大,人类的营养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人均寿命普遍延长。第五次变革: 20世纪,发达国家动物性食物进一步增加,出现营养过剩,随之,疾病谱发生变化。 人类饮食习惯的形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地理条件等自然因素;阶级、宗教、文化等社会因素;遗传、营养需求等生理因素;感官要求、偏好等行为因素。不同国家、地域、人群的饮食习惯、膳食结构有所差异,各有优缺点。当今世界按动、植物性食物来源,膳食结构可分为三大类型:1、动物性食物为主。以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代表。此类膳食的优点是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好,某些矿物质和维生素,如钙、维生素A等较丰富;但最大的问题是存在着高能量、高脂肪、低膳食纤维的缺陷,易诱发肥胖病、高血脂症、冠心病、糖尿病、脂肪肝等病症。2、植物性食物为主。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膳食属于此类型。此类膳食一般蛋白质和脂肪的数量较低,蛋白质质量较差,某些矿物质和维生素常显不足,易患营养缺乏病。3、动、植物性食物摄取比较均衡。日本、韩国可以作为代表。此类膳食既保持了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优点,避免了高脂肪、低膳食纤维的缺陷,又能供给较充足的微量营养素。 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饮食的意义越来越不在于生存,而是维持人类营养与健康的重要手段。人类要保持身体的健康,就要讲究平衡膳食、合理营养,即由膳食提供给人体的营养素要种类齐全、数量充足,能保证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需要。饮食习惯不科学和膳食结构不合理会导致很多疾病。营养不良可以导致各种急性营养缺乏病,如膳食中能量及蛋白质不足所致的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A所致的干眼病;缺乏维生素D和钙所致的佝偻病和骨软化病;缺乏维生素C所致的坏血病;缺乏维生素B1所致的脚气病;缺碘所致的地区性甲状腺肿和克汀病等。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食品的逐渐丰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营养缺乏症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但营养过剩性疾病却越来越普遍,如膳食中能量过高,脂肪过多,糖、盐摄取过量等,可导致肥胖、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和某些癌症等,有些疾病又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科学的平衡膳食是健康的物质基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调整合理的膳食结构,保持健康的状况是人类共同努力的目标。 “饮食行为与食物选择”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本期“营养健康新观察”就是以此为主题,从人类进化与饮食变迁,社会因素与膳食模式的关系,食物选择与儿童、老年人群的健康等方面的这个主题进行阐述,另外还专文介绍了中国八省成年居民食物消费变化趋势,以及介绍了关于膳食纤维的一些新资料。希望读者能够感兴趣和有收益。 |
葛可佑 研究员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 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理事 达能营养中心(中国)科学委员会主席 国家食物营养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副会长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