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实践中,要使获得的知识和信息最终转化为行为改变,仍然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有很多因素可能影响知识到行为的顺利转化,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行为形成/改变的失败。知识、信念与态度、行为三者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卫生保健知识和积极的态度是改变不利于健康行为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但有了前者并不是一定导致后者的产生。例如人们接收到信息,了解了知识,但感到这些知识与自身的健康需求无关,或对信息来源不信任,都不能促使人们行为发生相应的改变,这也是知-信-行理论在预测和解释健康相关行为时的不足之处。因此,健康教育实践中,只有全面掌握知、信、行转变的复杂过程,才能及时、有效地消除或减弱不利影响,促进形成有利环境,进而达到改变行为的目的。
益处与障碍的提出产生,用于解释人们的预防保健行为。该理论强调感知(Perception)在行为决策中的重要性,是运用社会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理论模式。在健康信念模式运用和发展过程中,又加入了自我效能这一因素,自我效能被定义为成功执行某行为并导致所期望结果的信念,属于自信的范畴。基于上述基本观点,该理论认为信念是人们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的基础和动因,强调个体的主观心理过程,即期望、思维、推理、信念等对行为的主导作用,认为人们如果具有与疾病、健康相关的信念,他们就会有意愿采纳健康行为,改变危险行为,而对采纳行为并能取得成功的信心则是行为实现的保障。
健康信念模式
在健康信念模式中,是否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2.1 感知疾病的威胁
对疾病威胁的感知(Perceived Threat)由对疾病易感性的感知和对疾病严重性的感知构成。对疾病易感性和严重性的感知程度高,即对疾病威胁的感知程度高,是促使人们产生行为动机的直接原因。
2.1.1感知疾病的易感性(Perceived Susceptibility):指个体对自身患某种疾病或出现某种健康问题的可能性的判断。人们越是感到自己患某疾病的可能性大,越有可能采取行动避免疾病的发生。
2.1.2感知疾病的严重性(Perceived Severity):疾病的严重性既包括疾病对躯体健康的不良影响,如疾病会导致疼痛、伤残和死亡,还包括疾病引起的心理、社会后果,如意识到疾病会影响到工作、家庭生活、人际关系等。人们往往更有可能采纳健康行为,防止严重健康问题的发生。
2.2 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和障碍
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Perceived Benefits of Action)指人体对采纳行为后能带来的益处的主观判断,包括对保护和改善健康状况的益处和其他边际收益。一般而言,人们认识到采纳健康行为的益处,或认为益处很多,则更有可能采纳该行为。
感知健康行为的障碍(Perceived Barriers of Action)指个体对采纳健康行为会面临的障碍的主观判断,包括行为复杂、时间花费、经济负担等。感觉到障碍多,会阻碍个体对健康行为的采纳。
因此,个体对健康行为益处的感知越强,采纳健康行为的障碍越小,个体采纳健康行为的可能性越大。
2.3 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和判断,即是否相信自己有能力控制自身与外在因素而成功采纳健康行为,并取得期望结果。自我效能高的人,更有可能采纳所建议的有益于健康的行为。
2.4 社会人口学因素
社会人口学因素包括个体特征,如年龄、性别、民族、人格特点、社会阶层、同伴影响,以及个体所具有的疾病与健康知识。具有卫生保健知识的人更容易采纳健康行为。对不同类型的健康行为而言,不同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的个体采纳行为的可能性相异。
2.5 提示因素
提示因素(Cues to Action)指的是诱发健康行为发生的因素,如大众媒介的疾病预防与控制运动、医生建议采纳健康行为、家人或朋友患有此种疾病等都有可能作为提示因素诱发个体采纳健康行为。提示因素越多,个体采纳健康行为的可能性越大。
上述因素均可作为预测健康行为发生与否的因素,Peilak KL“在进行和不进行麻疹疫苗免疫的大学生,信念、态度、感知益处、感知障碍等四方面比较”的研究中发现,感知易感性、感知严重性、感知障碍、提示因素、学生年龄等与接受免疫存在显著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感知易感性、感知障碍、提示因素及健康动机对行为预测的正确率为84.7%。关于低收入孕妇补充叶酸的知识与行为的研究也证实,孕妇关于叶酸的基本知识、感知益处、感知障碍及自我效能是叶酸摄入很强的预测因素。在以健康信念模式为基础的研究中,不同健康行为其最强的预测变量是不同的,为此,在实施健康教育中,应重视个体主观心理过程,在行为预测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相关行为干预措施,以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增进健康。
3 计划行为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The Theory of Planed Behavior)是社会心理学领域中关于人类行为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自1985年建立以来,受到社会心理学领域及其相关领域,特别是健康领域研究人员的重视和关注。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behavior)由意向(intention)所激发,而意向又受到信念(belief)和态度(attitude)的调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Ajzen在上述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引入了感知行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因素,形成了计划行为理论,是该理论对行为意向及行为本身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在计划行为理论中,有以下重要概念:
①意向:是个体准备表现某一特定行为的内在倾向性,被认为是最直接的行为前身。
②对行为的态度(attitude toward behavior):指对某行为表现出的肯定或否定评价的程度,而对行为的评价又取决于行为信念(behavioral belief),行为信念反映的是个体对于某行为是否能产生特定结果的主观判断。
③主观准则(subjective norm):是个体感觉到的采纳或不采纳某行为时的社会压力,个体关于这些准则的基本信念又是主观准则的决定因素,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感受到的社会压力完全源于主观,是个体从自身的角度去衡量的结果。而准则信念指的是个体感知到对自己关系密切的个人或群体对其行为的期望。
④感知到的行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指个体对自己采纳某行为的能力的判别,取决于控制信念,而控制信念与感知到的可能促进或阻碍行为表现的因素有关。
如图所示,根据计划行为理论,人的行为是意向和感知到的行为控制综合作用的结果,意向有受到对行为的态度、主观准则、感知到的行为控制的影响,而信念,包括行为信念、准则信念和控制信念则给意向的三个影响因素提供了认知个情感的基础。三种信念内部整合后,分别形成对某一行为的态度、主观准则和感知到的行为控制,然后这三个因素再进行综合之后,形成了对某行为的意向,并促使行为发生。在现实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感知到的行为控制有时并不能够全部实现,致使实际的行为控制与感知到行为控制有一定差距,但在研究中,很难对实际的行为控制进行测量,而用感知到的行为控制替代实际的行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