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王陇德副部长在第十八届国际营养大
会上的讲话——关注发展中国家的营养问题
Speech of Vice Minister, Dr Wang Longde in the 1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Nutrition—Make attention to nutrition issu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既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当前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营养问题,而发展中国家的营养问题更值得特别关注。发展中国家仍有8亿人蛋白质-热能摄入不足,造成17亿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23亿生长迟缓(即身高不足),另有20亿人患有各种微量营养素缺乏症,严重影响着这些地区儿童的体能、智能发育以及成人的劳动生产能力和健康水平。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营养失衡问题日益突出,与之相关的慢性疾病迅速上升。这种营养问题的双重负担,将严重制约或抵消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关注发展中国家的营养状况、不失时机地采取行动对促进世界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居民的营养状况
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处于快速上升阶段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同时面临营养缺乏和营养失衡双重挑战的发展中国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蛋白质-热能营养缺乏已大幅下降,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营养缺乏问题依然突出。
过去10年,中国GDP的年增长率达到7%~8%。 在政府强有力的扶贫计划支持下,贫困人口比例迅速下降(表1),全国人民营养状况明显改善。2000年中国农村5岁以下儿童的低体重率由1990年的22.6%降至13.9%,2002年继续下降至9.3%;城市则由1990年的8.6%降至2000年的3%,2002年继续维持在这一较低水平。农村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由41.4%降至20.5%,2002年持续降至17.3%。更为重要的是,在这10年中城乡之间儿童低体重率和生长迟缓率的差值在缩小(表2, 表3)。中国完成了《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中规定的使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下降一半的儿童营养改善目标,2002年,在2000年的基础上又下降了1/3。
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
a数据来自中国国务院扶贫办公室
我们知道,影响儿童营养状况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除了贫困和膳食因素外,还有不安全饮水、非母乳喂养、非母亲照料、母亲文化水平低、低出生体重、呼吸道感染和腹泻等。以上因素对儿童低体重和生长迟缓发生的归因危险度各在10%~30%之间。近年来,中国政府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合作,开展了妇幼保健、农村改水、农村营养改善等项目,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儿童营养和健康状况的改善。但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目前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5岁以下儿童还有14.4%低体重,29.3%生长迟缓,是其它地区的一倍。
二、碘缺乏预防获得成功,但铁和儿童维生素A缺乏仍是中国普遍存在的营养问题。
由于全面实施食盐加碘项目,碘缺乏在中国已经得到基本控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表4)。
由于中国传统膳食的特点,铁和儿童维生素A缺乏普遍存在。2002年,中国居民平均贫血率为20.1%,孕龄妇女贫血率为23.3%,2岁以下儿童贫血率为31%。中国农村3~12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为11%,是城市的3.7倍。这些都将影响儿童疾病的发生、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和人民的健康水平。
三、食物保障问题已基本解决,膳食质量明显改善,而膳食结构在急剧变化。
过去10年中,中国城乡居民的膳食热能摄入基本稳定在2300千卡左右,表明食物保障问题已基本解决,特别是农民的膳食质量明显提高。2002年,中国农民的肉类摄入量约是10年前的2倍,蛋类为2.7倍,油脂为1.6倍;来自动物性食物的能量增加了4.5个百分点;脂肪供能比由18.6%增加到了27.5%,碳水化物供能比由71.7%下降到61.5%,膳食结构趋于优化。
但值得高度重视的是,城市和富裕农村的膳食结构出现了显著变化和不良的偏离。城市居民的膳食脂肪供能比已由1992年的28%上升至2002年的35%,富裕农村居民的脂肪供能比也已达到29%,接近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0%的上限。2002年城市和富裕农村居民的碳水化物供能比则分别降到了48.5%和57.4%。
四、与膳食及体力活动相关的慢性病患病率迅速上升。
2002年,中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和高血脂患病率分别为188%和186%,估计患病人数各为16亿;糖尿病患病率为261%,空腹血糖受损率为19%;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估计患病人数分别为2亿和6000万。调查结果还显示,高血压患病率城乡差别已不明显。
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分析结果还显示,膳食高能量、高脂肪、少碳水化合物和缺少体力活动与超重、肥胖、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发生密切相关。脂肪供能比>30%的人群中,患这些疾病的危险较小于20%者增高3%~60%(表7)。
中国城市居民的碳水化物的供能比已降至50%以下,其疾病风险至少是供能比在55%~65%人群高出30-60%。
生活的静态化也增加了患慢性病的风险(表8)。目前中国18-44岁青年和45-59岁中年人经常进行体力活动者仅分别为7.8%和22.3%。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营养不良与营养失衡的双重挑战,是每一个发展中国家都必须面对的问题。科学研究已经证实,膳食结构变化和静态生活方式是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病率上升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不失时机地予以关注和干预。努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对健康的促进作用,有效降低其负面影响应是政府的职责,是我们的重要工作目标。
对营养改善对策的思考
营养改善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结合国情,以科学为依据,确定优先领域和重点人群。中国的营养改善行动将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传统膳食,在传统膳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优化居民膳食结构。中国古代就已强调“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果为助,五畜为益”,这种经典提法与现代的平衡膳食原则十分一致。我们要坚持以谷类食物为主、蔬菜充裕的膳食传统饮食习惯并采取各种措施保证和提高传统膳食的科学性。
二、确定营养改善的重点。当前的营养改善工作将以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以及2岁以下儿童和孕妇为重点,以保障急需地区和脆弱人群的营养需要。
三、选定低成本、高效益的措施,重点解决普遍存在的或对未来人口素质影响较大的营养问题。如大力推进和坚持微量营养素的食物强化行动,巩固食盐加碘效果,并推动食物的铁强化和叶酸强化。
四、制定国家营养及体力活动等相关的慢性病预防策略。我们正在以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为依据,计算各种膳食因素和体力活动改变可能得到的健康和经济效益,以便选择优先措施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文化习俗,制定出目标明确的、分步实施的策略。
五、实施健康促进策略,大力开展公众营养教育。积极倡导平衡营养、合理运动等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有害行为的流行率和危险因素水平。政府部门、学术机构、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都应共同行动,创造维护健康的社会环境。
中国政府已采取的措施和未来行动
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近十年来中国政府就营养改善和慢性病预防已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颁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在以上两个发展纲要中均明确规定了营养改善的目标和重点人群。中国政府还颁布了《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规划纲要》和《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年)。
二、颁布了《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和《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
三、自1959年起共开展了四次全国范围的营养调查,并于2002年发展为全国性的营养与健康状况综合调查。每间隔2-3年进行一次食物营养监测,以动态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的影响。
四、不断强化食盐加碘工作,并开展了主食品、调味品和婴幼儿辅助食品强化试点工作。
五、颁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膳食宝塔》。
为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体现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今后将从政策支持、市场指导和群众教育三个方面继续加强营养改善和与营养相关慢性病的预防工作。
目前我们正在组织制定《中国居民营养改善条例》,并正努力推动将营养改善工作纳入国家长期发展规划,为营养改善争取政策和法律保障。在积极落实已有规划、指南的基础上,我们也在组织制定《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国成人体力活动指南》和《中国儿童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
营养改善和膳食平衡,关系到食品的生产计划、市场指导、教育、社区干预等政策,与卫生服务、教育和全民健身等全局性工作相互连接和渗透。2004年第五十七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饮食、体力活动与健康全球策略》。号召各成员国积极行动,与食品企业和社会各界结成广泛的健康联盟。为落实这一策略,我们将根据国情和健康需要,加强与各部门的联系和对农业、食品加工及销售流通领域的指导,充分发挥这些部门在改善营养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中的重要作用。
营养改善工作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居民自觉采取健康行为的意识、动力和持之以恒的决心,在这些方面中国政府和相关学术团体已经开展了大量工作。去年11月我曾在人民日报发表 “中国人需要一场膳食革命”的署名文章,以呼吁百姓关注营养问题。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这一工作,并不断努力提高宣传效果。
(本稿由赵文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