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露隐形疾病高尿酸血症的危害及其与膳食营养之间的关系
达能营养中心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召开
2012年10月23日至24日,由达能营养中心(中国)主办,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市营养学会承办的达能营养中心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在重庆成功召开。本届会议的主题为“膳食因素与高尿酸血症”,共吸引了国内各地近280名营养界专家和学者参会,共同探讨膳食营养和高尿酸血症以及痛风病关系,披露最新的发现和研究成果。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被认为是疾病过程的两个阶段,确实只有血尿酸水平高的人才会罗患痛风病,但是并不是所有血尿酸水平高的人都会患痛风病,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只有5%~12%的血尿酸高者会发展成痛风病。痛风病发作使人感到十分痛苦,病情经常反复发作,而且难以预知何时再次发作。也只有发作过痛风病的人才知道自己血尿酸水平偏高,而近90%左右的血尿酸水平高的潜在病人并不自知。虽然这些不自知的隐性人群不一定会发展成痛风病人,但是高尿酸血症本身就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它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关节疼痛、肾脏疾病甚至是某些癌症病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研究预防高血尿酸症病将这些知识,尤其是血尿酸水平和我们日常饮食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10年间我国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平均增加了约10倍。1990年后多个心血管流行病学研究一致证实血尿酸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水平每增加59.5µmol/L,高血压发病相对危险增加25%;韩国和日本的两项前瞻性临床研究,发现基线血尿酸水平>398µmol/L者,远期糖耐量异常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危险比<280µmol/L者增加78%;美国芝加哥心脏研究、美国第一次全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研究和检测心血管疾病的趋势和决定因素研究发现,尿酸是普通人群全因死亡和冠心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每升高59.5µmol/L,死亡危险性男性增加48%,女性增加126%;最近两项大规模前瞻性长期随访研究进一步证实,血尿酸每升高1mg/dl,肾脏病风险增加71%,肾功能恶化风险增加14%。
过去经常有人得了痛风病或者知道了自己血尿酸水平偏高就去找所谓的“碱性食品”来进行预防,却不知血尿酸水平与食物中嘌呤含量的高低密切相关。预防的关键是控制高嘌呤含量食物的摄入,而不是盲目地寻找所谓的“碱性食品”。究竟哪些食物含嘌呤高、哪些食物含嘌呤低,哪些食物虽然不含嘌呤却可以使血尿酸升高或减低,这些研究结果及时地向老百姓披露更是全社会都应该重视和积极努力的一件事情。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的潘洪志教授披露了“达能营养中心膳食营养研究与宣教基金”2008年资助的“中国常见食物嘌呤数据库的研究”的结果,600种18类中国居民常用食物中嘌呤的含量,含量高的前6种食物种类依次是内脏类、禽肉类及其制品、鱼虾蟹贝类、菌藻类、畜肉类及其制品和干豆类及制品。
据青岛大学医学院马爱国教授关于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所作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痛风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病。据统计欧美地区高尿酸血症发病率约为2%~18%,痛风的发病率为0.2%~1.7%,并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居民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改变,加上缺乏适量的体力活动,痛风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南方地区上升的趋势比北方明显。有资料显示我国20岁以上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约有2.4%~5.7%,严重地区可达到18.3%以上,各地报告不一,但均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痛风与高尿酸血症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了解其流行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对预防其发生、发展及预后都有着重要作用。
研讨会上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学者就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临床研究历史、现状和趋势,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危害及防治策略,膳食因素与高尿酸血症及代谢综合征,中国常见食物嘌呤数据库的建立及膳食因素对血尿酸的影响,尿酸水平与骨质疏松,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等题目进行了发言和讨论。会议讨论建议在我国的全国性营养健康调查和营养检测中增加对人群血尿酸水平的调查和监测,获得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大人群血尿酸水平的流行病学数据。同时也希望常用600种食物的嘌呤数据尽早向公众披露,用以指导人们膳食干预血尿酸水平的升高。
“达能营养中心膳食营养研究与宣教基金”2011年的评审结果也在这次学术会议期间对外发布。此项基金是我国唯一由中外合作机构建立的用于营养研究与宣教的专项基金,支持膳食营养和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历经十五年向社会各界学者的公开招标,该基金已累计出资近2780万元人民币,资助了全国各地165项科研工作,发表科研论文超过400篇。今年又有12个项目获得资助,总资助额达200万元人民币。
本届学术年会是达能营养中心(中国)自1998年成立以来连续举办的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每年研讨会的主题都围绕世界营养学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课题,着重于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一个独立运作的非营利机构,达能营养中心(中国)每年将达能集团提供的资金投入到支持中国膳食营养与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中,不仅为在中国从事饮食及营养研究的专业人员提供交流的平台,而且还致力于对公众进行有关营养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工作,为改善中国人口整体膳食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