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营养干预及抗阻训练对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临床结局和生活质量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于康 主任医师
项目资助金额20万元人民币
问题现状:肌肉衰减综合征(sarcopenia)系指年龄相关的进行性和广泛性机体肌肉的质量及力量下降,并由此导致衰弱、身体残疾、生活质量下降及感染和死亡率增高等不良临床结局的综合征。肌肉衰减综合征已成为当下重大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年龄老化、慢性疾病、缺乏运动、营养摄入不足等会导致和加重肌肉衰减情况。肌肉质量减少和功能丧失可导致老年人出现衰弱,增加跌倒、骨折和感染风险,继而可导致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增高,并显著增加医疗费用。目前,国内外已针对一般群体进行肌肉衰减综合征患病率及其分布特征的调查。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发现:肌肉衰减综合征呈增龄性特点,65岁以上社区老年人群的患病率达15.9%以上。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仍缺乏老年人群肌肉衰减综合征营养和运动干预的相关研究。
研究目的:探讨以营养联合抗阻训练对老年肌肉衰减症患者肌肉蛋白合成效应、临床结局(骨折、衰弱、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等)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探索适于中国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的营养运动干预方案。
研究设计: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根据样本量计算,选取120例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4组接受为期3个月的干预,分别接受营养补充和/或抗阻训练,包括(1)营养干预组(n=30);(2)运动干预组(n=30);(3)营养联合运动干预组(n=30);(4)咨询对照组(n=30)。干预前后测定蛋白合成率、肌肉力量和质量、肌肉运动功能、临床结局指标(骨折、衰弱、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等)及生活质量等。
预期结果:以营养干预联合抗阻训练可增加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肌肉蛋白合成率,改善肌肉力量,增加肌肉质量,改善临床结局(降低骨折、衰弱、感染并发症等),并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2. 营养与运动对老年肌肉衰减人群认知功能的影响及联合干预作用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
席元第 副教授
项目资助金额20万元人民币
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课题组前期发现认知功能障碍的中老年患者较多伴有肌肉衰减的临床症状,但二者的关联机制不清。肌肉因子鸢尾素(irisin)对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为肌肉衰减人群高发认知功能障碍提供了机制线索。运动及蛋白质干预已被较多认可为改善肌肉衰减和认知功能的共同营养物质。但鉴于老年人尤其是肌肉衰减患者有限的运动和消化能力,寻找适合该人群的营养搭配合理运动的健康饮食运动模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课题组拟在现有队列研究基础上,通过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观察膳食营养与身体活动水平对老年人肌肉衰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营养、运动和肌肉衰减影响认知功能的交互作用,明确肌肉衰减患者是认知功能障碍的高危人群,并找出老年人发生肌肉衰减及认知功能障碍的高危营养问题及身体活动水平。研究同时采用干预研究,通过运动、蛋白质以及卵磷脂的单独和联合干预设计,探索改善老年肌肉衰减患者认知功能的健康运动饮食干预策略及其潜在机制。力争从调整老年人生活方式的角度,为寻找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防控肌肉衰减及认知功能减退的干预手段提供科学依据。
3. 互联网+营养和运动干预对老年肌少症防治效果的研究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汪正园 主管医师
项目资助金额18万元人民币
全球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中国特别是上海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肌少症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因其发生具有进行性、隐匿性,较容易被忽视,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增加个人、家庭及社会的疾病负担。营养和运动是干预和治疗老年人肌少症的主要方法,但国内研究起步晚,研究数量较少,另一方面传统的干预手段不利于大人群开展。互联网作为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功能于一身的媒介,已日益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进行健康宣传和干预,促进个体采取健康行为的理想工具,互联网+在健康方面已经得到很多的应用。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以期达到以下三个目的:1、验证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膳食和运动干预对改善老年肌少症的有效性,探讨营养和运动干预对老年肌少症的效果,及两者的交互作用;2、探讨互联网+技术-管理膳食和运动的APP软件在管理老年肌少症膳食和运动中的可行性;3、探索肌肉量和肌肉功能在评价老年人肌少症中的作用。
本研究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首先以《肌肉衰减综合征营养与运动干预中国专家共识》为基础,经查阅文献和专家论证,建立适合老年肌少症的膳食指导和运动指导方案。第二部分:以膳食和运动指导方案为基础,在自主开发的管理膳食和运动的APP软件基础上开发适合老年肌少症的APP,APP对肌少症人群合理膳食和运动有提醒、管理、评估和宣教功能。第三部分: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验证基于互联网+的膳食和运动干预对改善老年肌少症的有效性,将受试者分为仅膳食干预组、仅运动干预组、综合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12周,比较营养和运动干预对老年肌少症的效果,及两者的交互作用,提出切实可行,适合于大样本、多地区的老年人肌少症防治措施。
本课题预期建立适合老年肌少症人群的管理膳食和运动的APP软件,并提出一套改善老年肌少症切实可行的膳食和运动方案。
自由申报项目
4. 高纤维高植物蛋白饮食干预降低社区肥胖人群体重的随机对照研究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杨勤兵 主任医师
项目资助金额19.11万元人民币
随着饮食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的发病率在我国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肥胖及其相关慢性病的防治已经成为重要的卫生任务和工作内容,肥胖的干预手段包括营养(饮食)干预、运动、药物、代谢手术等,其中营养干预仍然是最基础的防治手段,至今文献报道过的减重饮食模式有成百上千种,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属性,寻找依从性高的、适合当地居民的饮食模式对肥胖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综合已发表的文献和本课题组既往工作基础发现,高蛋白饮食尤其是高植物蛋白饮食、高纤维饮食同时适度的限制热量,是减重饮食是否有效的几个关键因素。
本研究拟在前期本地社区慢性病防治调查项目的工作基础上,分析社区肥胖者的饮食特点和营养问题,制定一种适合本地社区肥胖居民的高纤维高植物蛋白的营养干预方法,通过本次随机对照研究评价其可行性和健康效应。本研究通过在本地社区招募肥胖患者110人,采用随机原则分为平衡饮食组和高纤维高植物蛋白组,进行为期12周的综合营养干预,在控制饮食的基础上,干预组给予额外的大豆蛋白和膳食纤维,对照组给予等量淀粉,通过检测干预前后体重、身体成分及代谢指标的变化,明确高纤维高植物蛋白饮食干预在社区肥胖人群中的应用价值,为肥胖及其相关慢性病的社区营养干预提供依据和理论基础。
5. 孕妇脂代谢对胎盘功能及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赵艳 教授
项目资助金额20万元人民币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葡萄糖不是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唯一母体营养因素,母体脂代谢可能也是调节胎儿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孕期母体脂代谢异常时巨大儿和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发生率均高于血脂正常的孕妇,但其机制尚未阐明,脂肪酸在其中的作用也不清楚。胎盘作为母体和胎儿营养交换的重要场所,其发育和功能异常可影响多种妊娠期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但母体脂代谢是否与胎盘功能有关以及胎盘功能是否参与脂代谢对胎儿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拟建立妊娠队列,在妊娠中期和晚期收集孕妇的一般资料、围产期检查资料、胎儿生长发育状况和妊娠结局,测定妊娠中期、晚期母体血和脐带血中脂质水平和脂肪酸含量、胎盘功能标志物。分析母体血中脂质和脂肪酸的变化趋势;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脂质和脂肪酸水平与胎盘功能和胎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合母体血脂水平和胎盘功能标志物建立胎儿生长发育预测模型。本研究将为指导孕妇合理饮食,改善妊娠结局和降低子代疾病的发病风险提供依据。
6. 孕期及产褥期水合状态及膳食结构与泌乳量、母乳成分相关性研究
北京大学医学部
张娜 助理研究员
项目资助金额20万元人民币
问题现状:我国0-6月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较低,影响着婴儿的生长发育,提高乳汁分泌量和母乳喂养率势在必行,有必要开展相关研究。合理膳食和充足的水分摄入对于维护生命和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孕期和产褥期女性正处于特殊的生理时期,孕期和产褥期女性膳食营养素和水分的摄入不仅影响自身健康,还与乳汁分泌密切相关,从而影响婴儿生长发育。国外关于乳母膳食摄入和水摄入量及其与泌乳量、乳汁成分关系的研究仅有零星报道,而国内几无报道。
研究目的:调查我国孕期及产褥期女性饮水量、水合状态,调查我国产褥期女性泌乳量和乳汁成分,计算出孕期和产褥期女性适宜水摄入量;分析孕期和产褥期的膳食情况、饮水量、水合状态与泌乳量、母乳成分之间的关系。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拟招募符合纳排标准的200名妊娠早期女性,采用问卷调查收集其关于膳食、饮水、排尿相关知识及基线情况,分别在妊娠早期(15-17周)、妊娠中期(20-22周)、妊娠晚期(30-32周)、产褥期(产后28-42天)测定相关指标和结局。在妊娠早期(15-17周)期间内,采用连续7天24h饮水记录法收集其每日饮水量;采用半定量膳食频率调查法分析其食物来源营养素摄入情况和水分摄入情况;检测晨尿的尿液渗透压、尿比重和血液渗透压等指标来评估水合状态;并进行身高、体重、体成分等体格测量;调查其睡眠、身体活动、心理、用药等情况。妊娠中期(20-22周)和妊娠晚期(30-32周)采集的指标类似。生产后1天内,记录其乳汁分泌时间、分泌量和婴儿出生体重。产后42天,测量母亲体重、填写《喂养基本情况记录表》调查其乳汁分泌情况、在婴儿喂养前后各称量体重变化,评估乳汁分泌量,采用全自动母乳分析仪分析乳汁成分,并测量母亲和婴儿的体重。
预期结果:了解膳食情况、饮水量、水合状态与泌乳量、母乳成分之间的关系;将为促进母乳喂养,制定我国孕期和产褥期人群水适宜摄入量和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提供科学基础,为指导乳母合理膳食、科学饮水、开展健康宣教提供理论依据。
7. 贫困农村幼儿园儿童营养改善多维干预经济学评价研究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
徐海泉 副研究员
项目资助金额20万元人民币
膳食营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健康、人力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我国针对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缺乏问题虽有多项政策出台,但3-5岁幼儿园儿童群体仍是目前儿童营养改善政策覆盖实施的盲区。科学有效的经济学评价研究,是筛选干预措施的重要参考,可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决策依据。目前国内针对贫困农村3-5岁儿童营养改善干预评价研究较少,且多为单一维度干预,而针对此类干预的经济学评价研究更是缺乏。联合国粮食计划署于2018年在我国部分贫困农村地区启动实施幼儿园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突破以往仅营养供给或营养认知单维干预模式,而开展基于营养供给、营养认知及营养加工等多个维度交互进行的多维干预模式,面向试点幼儿园及儿童实施膳食补助(4元/生.日)、食育以及食堂设施建设等分别针对营养供给、营养认知以及营养加工的多维干预。本研究抽取50%的项目试点幼儿园13所(干预组637人)和非试点幼儿园13所(对照组697人),共26所幼儿园,基于前期所开展2年期干预效果评估基础之上,进一步收集和分析干预成本,深入开展幼儿园儿童营养改善多维干预的经济学评价研究。基于2年干预队列数据,构建远期效益预测模型,预测儿童早期干预对全生命周期健康效用及效益产出,开展成本-效用及成本-效益分析,并最终提出针对我国贫困农村地区幼儿园儿童营养改善干预策略。通过本研究的实施可为我国贫困农村地区3-5岁幼儿园儿童营养改善策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8. 广场舞和抗阻运动联合乳清蛋白对中国老年女性肌少症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
武汉科技大学
荣爽 副教授
项目资助金额20万元人民币
肌少症(sarcopenia)是一种与年龄增加有关的肌肉质量减少和功能衰退的老年综合征,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照护和经济负担,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刻不容缓。抗阻运动和蛋白补充被推荐为肌少症一线的治疗方法,抗阻运动对增肌效果明显,但也存在不易坚持的缺点。广场舞作为目前中国老年女性中最流行的一种运动,具有趣味性强、易坚持、增加社交机会等优势,但其用于改善肌少症的研究未见报道。广场舞对老年女性肌少症症状和生活质量是否有改善作用?是否能作为预防肌少症的良好选择?需要研究来证实。优质蛋白质是构成肌肉蛋白质合成的物质基础,也是促进肌肉蛋白质合成、降低肌肉蛋白质分解的调节因子。其中,乳清蛋白是预防控制肌肉衰减综合征最有效的优质蛋白质。本次研究拟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探讨广场舞对肌少症老年女性瘦体重、体成分、肌肉力量和功能等的改善效果是否不亚于抗阻训练,探讨广场舞在中国老年女性肌少症人群干预方面的综合效果;并探索两种不同运动方式联合乳清蛋白营养干预的对老年女性肌少症的效果,为有运动习惯的老年人提供营养补充的建议。研究结果不仅为找到本土化的肌少症运动干预方式提供政策建议,也从运动和蛋白质补充两个角度共同预防老年女性肌少症提供理论依据。
9. 番茄红素补充对非酒精性脂肪肝铁过载的干预效果及机制研究
青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孙永叶 副教授
项目资助金额19.5万元人民币
目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其临床治疗方法效果有限,至今尚缺乏有效的药物,且多数药物有毒副作用。许多研究表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普遍存在铁代谢紊乱,这可能是疾病的一种“并发症”,并作为促使病情加重的原因之一。对于NAFLD等容易出现铁代谢紊乱的慢性疾病患者,提供适宜的铁推荐摄入量,并选择合适的天然化合物进行干预,将为NAFL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近年来,一些天然的食物成分如类胡萝卜素、类黄酮等,在改善NAFLD方面的研究日益引起关注。番茄红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不具有维生素A的生物活性,但有重要的抗炎、抗氧化作用。我们前期动物实验发现,NAFLD模型大鼠存在明显的铁过载现象,而每天补充60mg/kg的番茄红素能够改善高脂高果糖诱导的NAFLD大鼠胰岛素抵抗,降低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和ALT水平,总胆固醇和IL-6水平有一定的降低趋势(但p值>0.05)。因此,本研究拟在前期动物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通过流行病学调查,选取NAFLD患者,检测其体内血清铁、铁蛋白、血红蛋白、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血清hepcidin、IL-6、TNF-α等指标,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NAFLD患者铁代谢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然后,给予NAFLD患者不同剂量番茄红素进行干预,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以期寻找能较好反映NAFLD病情进展或药物治疗效果的生物学指标,并探寻番茄红素对NAFLD患者铁过载的改善作用及可能机制,为开发植物化学物防治NAFLD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西部科学工作者项目
10. SARC-F量表在我国社区老年肌少症筛查中的应用及β-羟基-β甲基丁酸干预效果评价
西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贾红 教授
项目资助金额19.88万元人民币
肌少症是一种渐进性和广泛性的骨骼肌容积丢失、力量下降伴随躯体失能、生活质量下降和死亡等不良事件风险增加的综合征。当前全世界肌少症的发生率已超5千万人次,预计未来40年将有可能对2亿人的生活造成影响。因此,早期筛查患者并进行干预,对于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肌少症的诊断主要是通过肌肉质量、肌肉力量和肌肉功能的测定。国际共识中的相关指标的检测耗时耗力且费用较高,不宜于社区人群肌少症的筛查。SARC-F量表是由Malmstrom等人研发的用于快速筛查老年人肌少症的工具量表。该量表仅包含5项与老年人功能状态密切相关的问题,不依赖于各种临界阈值,无需繁琐的仪器测量,适合用于社区老年人肌少症的筛查,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但目前尚缺乏在国内应用的循证医学证据。
肌少症的干预主要是通过营养补充与运动训练,营养补充包括乳清蛋白和维生素D等。近年来国外研究发现β-羟基-β甲基丁酸(β-hydroxy-β-methyl butyrate,HMB)对年龄相关的肌少症及其合并症引起的肌肉质量和(或)肌力下降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辅以抗阻运动可以增加其疗效。但现有关于HMB研究的证据绝大部分来自欧美人群或相对健康的人群,针对我国老年肌少症患者,HMB的作用如何尚有待于研究。
本研究拟以泸州市社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应用SARC-F量表进行肌少症的筛查,并与亚洲肌少症工作组推荐的诊断标准进行比较,评估SARC-F量表用于我国社区老年人肌少症筛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对确诊的老年肌少症患者进行HMB营养补充剂的干预,测定干预后肌肉质量、力量及功能的变化情况,评价HMB对于老年肌少症患者的干预效果。